第746章 斯文掃地(第3/4頁)

李邦華不得不承認,在民生事務上,王鬥已經做到極佳的地步。

放眼大明余處,商人與士紳勾結,秋糧時收購價格定得極低,青黃不接時,他們糧食販賣又定得非常高,如此百姓苦不堪言,此處物價平穩,確是百姓之福啊。

二人對飲,酒菜的味道,頗讓李邦華滿意。

此時也到了下班飯點之時,便聽外間喧鬧聲不斷,一群又一群廠坊出來的工人們,急急趕到市鎮間各飯鋪吃飯,將大小飯鋪面攤擠得滿滿的,原本寬敞的街道,也被擁得嚴嚴實實。

各色人等到來,使得市鎮變得熱鬧非凡,李邦華從窗口望下去,外間還有成群結隊的縫衣娘,個個面目粗鄙,粗手大腳,只管到面攤食鋪吃飯,惹來身旁同樣粗野漢子擠眉弄眼,嘻笑吹哨。

那些縫衣娘也不懼,或是回嘴大罵,或是怒目橫眉,她們還頗為彪悍,很多人滿嘴的“老娘”,差點讓李邦華面對美食咽之不下。

李邦華知道的,流民入境宣府鎮,皆要先進收容所,然後設情況安置。一般而言,家口完整,能耐辛苦的鄉野老實之人,才會被收入屯堡,以保持屯堡的純良性。

然入境之民越多,余者怎麽辦?只能讓他們自謀生路。特別沒有一技之長的人,更是各廠坊礦山的主力,幹本地人不願幹的賤業,辛勞之事。

以李邦華觀之,此些人不論男女,皆是缺乏教化,惡行惡狀之輩,且良莠不齊,禍害之源啊。

特別源源不斷的流民進入,又與這些人搶飯碗,遲早要出事端。

當然,樓上李邦華看著,他苦口婆心,街上這些人卻不會明白這點,一個個嘻嘻哈哈,三五成群的,只管稀裏嘩啦吃飯。

他們雖吃得節儉,但此處糧價不貴,又畜場雲集,便是很多人飯桌上,也有肉蛋。

很多縫衣娘還在吃一種叫“永寧城肥肉面”的面食,李邦華曾在宣府時報上,有見過這種面食的宣傳:“永寧城肥肉面,一銅圓可吃兩大碗,有菜又有肉,侯爺吃了都說好。”

一銅圓兩碗,而宣府鎮的銅圓,一般是“每枚當制錢十文”,也就是說五文制錢一碗面,有菜又有肉,一碗可吃飽,怪不得很多人在吃。

又想想京師處見,一路行來情形,再看這些務工的原本流民,吃飽飯不說,竟還可以吃肉,便是大明余者地方,地主富農,都不敢這樣吃啊,李邦華不由搖頭嘆道:“此地民風,過於奢豪,非是節儉之道。”

馬國璽笑道:“小民也可吃肉,也怨不得流民向往,前來此處。”

……

用過酒飯,李邦華與馬國璽等人下樓,走在街上,滿目皆是惡行惡狀之輩,一個個輕佻女子,讓李邦華觀之頗有不安,只想快速離開這個地方。

忽然前方轉角處一陣喧嘩,就聞有人在喊:“打架了。”

然後四周人等,紛紛圍上去,甚至許多飯鋪面攤的人都跑了出來。

看熱鬧是國人天性,李邦華也不例外,他本來想走的,然不知不覺,卻走了上去,馬國璽與一幹隨員,只能跟上。

前去一看,前面黑壓壓一圈已經圍滿了人,李邦華只得站在後圍,他隱隱看到,正中似乎有兩個廠坊主樣子的人,他們正在吵得唾沫橫飛,似乎是什麽商事糾紛。

然後他們手下工人在打成一片,好在皆是赤手空拳,沒有持刀持棍。

不知不覺的,李邦華站得更前去,看身旁有一幫人,卻是原先在酒樓看到的那些保安州人。

他們也聚在邊上圍觀,他們有的人皺眉,有的人拔劍護住家人朋友,有人怨道:“近來毆打之事怎如此之多,快叫巡捕吧。”

還有人在指責那兩個廠坊老板:“楊大,孫二,你二人在整什麽?怎的當街鬥毆了?這可是大罪!”

“是啊,你等在整什麽?有什麽事,不能坐下好好說,教唆工人鬥事,小心被抓到巡捕房去。”

那楊大,孫二面對同鄉指責,也有些膽怯,他們正要收工,忽然有人在叫:“巡捕來了。”

如同鳥獸散,滿街的人轟的一聲,往四面散去,原本打成一片的二位老板手下,很多人也紛紛拔腿就跑,楊大,孫二皆是慘叫:“不要跑,跑了你們就進收容所了,啊呀,不要跑啊,跑了我也倒黴了……”

一陣風過來,李邦華頭上的員外帽立時不見了,一個不知是誰從李邦華身邊經過,將他帽子帶走,這不說,又一個不知是誰匆匆忙忙間撞了李邦華一下,撞得他差點踉蹌向後摔倒出去。

“大人,快走……”

馬國璽與隨員們沖上來,架住李邦華,同樣拔腿就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