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0章 豈曰無衣(第2/3頁)

各營時分時合,各自為戰,就是聯合,相互關系也非常松散,有事皆以協商為主,眼下戰場有騎四萬多,革、左五營占了好大部分,革、左五營各人不同意,郝搖旗就幹瞪眼。

闖營各將中,也沒多少人贊同郝搖旗的意見,畢竟新軍戰力明擺著,還是這種威力強勁的火銃戰陣。

當年之舜鄉軍,就是以這種銃炮戰陣起家,新軍編練後,學得最成功的,便是這種陣列,最易集中東路火器的威力,義軍先期也攻打過數次,每次都翦羽而歸,各人恐懼心頭。

劉宗敏只皺眉看著明軍那邊,因商洛山之事,他對郝搖旗其實頗有心結,就算郝搖旗極力證明自己對闖營的忠誠,也很難改變其心中印象。

郝搖旗的話,劉宗敏並不怎麽理會,他眺望河邊,明軍一營人馬擊潰己方人馬後,列成八列在岸邊嚴守,那種氣勢,讓他暗暗心悸,很顯然的,就算采納郝搖旗的意見,己方也討不了好去。

他說道:“讓官兵過河吧,這種火器之陣,若攻,只白白折損自家兄弟,不過他們畢竟還要行軍,過會肯定會再列那種疏陣,到時便按先前方略,集中三萬騎猛攻!”

事實證明對上新軍大方陣,還有火銃戰陣己方討不了好,不過曹變蛟的疏陣,劉宗敏等人並沒有見識過威力,不試探下,豈能甘心?

他們數萬人馬,若連拖延官兵行軍腳步都做不到,到時又如何面對闖王?

劉宗敏之言,得到革、左五營大力支持,眾人決定,還是按先前協議,待官兵展開疏陣後,集中兵力,分幾個波次的猛烈進攻,務必拖住官兵腳步,等待到己方主力的到達。

眾人的決定讓郝搖旗惱怒,他暗暗心想:“硬仗不敢打,又怎麽攔住小曹?疏陣,就那麽好打?”

……

孫副將率領新軍在對岸立住陣腳,曹變蛟抓住機會,立時下令剩余的玉田鎮新軍過河。

同時中軍也快速修復那座毀壞的木橋,將軍中架梁馬攜帶的簡易梯子搭在兩頭,再砍伐下一些樹木,還有一些木板鋪上,甚至軍中某些拒馬也拆下派上用場,如此小心一些,通行軍中輜重騾馬不是問題。

源源不斷的大軍過河而去,將對岸陣地控制得更加穩固,曹變蛟率領余下的騎兵在後押陣,同時在大軍渡河後,負責回收那些梯子木板,以備下次使用。

軍中傷兵也與輜重從橋上通過,他們相扶攙扶,蹣跚而行,便是見慣生死,看到這些傷兵,曹變蛟也不免黯然。

當初二鎮南下,共有步騎一萬多,除了初時逃離的,眼下更已經死傷不少。

受傷的還好,或許還有機會回到家鄉,那些陣亡的,一些屍體都找不到,能找到的,也無力運屍回家,只得就地掩埋,將衣冠遺物收羅,回去建個衣冠冢。

“都是忠勇將士,不能讓他們曝屍荒野,如有可能,日後還須將將士屍骨尋回,享受香火供奉。”

曹變蛟內心暗暗想著。

此時入土為安觀念嚴重,便是敵方,若能收斂對方屍骨,不論何人,也要贊一聲仁義之師。

惡毒的舉止,便是挫骨揚灰,惡毒的詛咒,就是咒罵對方屍骨無存。

曹變蛟曾聽說,永寧侯王鬥,到現在,已經將在外陣亡士兵的屍骨盡數尋回,埋在舜鄉堡的釜山之上,山下便是褒忠祠,每日祭拜之人如雲,將士英靈日日享受香火祭祀,這也是靖邊軍強悍戰力的保證之一。

自己做得還不夠多啊。

曹變蛟感慨,越是學習,他越發感覺自己不足。

而且,他發現新軍補充並不容易,也不知道王鬥是怎麽兵力越打越多的。

同時兵力越打越多的還有闖賊,每次被官兵剿得只剩數騎逃跑,結果席卷回來聲勢更加浩大,動不動就是賊眾幾十萬,上百萬,大明這是怎麽了?

風小了一陣,逐漸又大了起來,曹變蛟策馬立在一顆枯樹旁,枯葉從四面八方搖落而下,然後被風吹得到處飛舞。

看這些枯葉在風中獵獵作響,曹變蛟突然心中一動,覺得自己便若這些枯葉,飄搖、無定,不知要戰鬥到什麽時候,自己與這只軍隊命運又會如何。

四周冷肅荒涼,曹變蛟忽然有一種孤單淒涼的感覺,但他心中立時一個聲音湧現,雖千萬人,吾往矣!我不會放棄!

他策動駿馬,沖入河水,進入對岸陣地,他的親衛及旗手,高舉曹字帥旗,緊緊跟隨。

“萬勝!”

“萬勝!”

曹變蛟的大旗到達對岸,引起士兵們如潮的歡呼,慶賀又一個勝利,同時向引領他們勝利的人致意,曹變蛟舉起自己的馬槊,回應士兵們致敬,他大喝道:“大明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