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8章 過河(第2/2頁)

此村落早已成為廢墟,村的東面,點綴幾顆孤零零的大樹,四野茫然寂靜,並無百姓居民,似乎整片天地都已死去。

一條河流從村西旁不遠流過,水量早已縮水不少,似乎只到人的大腿根部,露出大量幹涸的河床地帶,離河的兩岸不遠,散落有一些零落或是拋荒的田地,內中早已長滿荒草,看了看,有一座木橋通往對岸,不過中間部分已經毀去。

曹變蛟下令大軍停止行進,圍繞村的西側,各將士停下用些飲水與幹糧,各馬騾一樣用水與吃些豆料草料,補充體力。

他還讓部下到村落中搜索了一下,卻搜不到什麽好東西,整個村子除了殘屋斷墻,連門框門板都沒有,也不知經歷了多少次兵匪流民反復掃蕩。

當下情形,大軍到夏邑,約走了快一半的路程,永城到夏邑兩地一百多裏(沒有後世高速公路的情況下),若只是單純行軍,沒有群敵環視,急行下,其實就算步行,一天走百裏是可以的。

只是眼前情況,拋去步營未到永城的那二十裏,如此列陣行軍,還走了近三十裏,已稱快速,曹變蛟盤算最多明日,大軍便可到達夏邑城池。

他策馬來到河岸邊,向對岸眺望,此時河邊密密麻麻休息的二鎮將士,不分玉田鎮或遵化鎮,看到他的大旗,都發出雷鳴般的歡呼,他們狂熱的向他呐喊:“曹帥、曹帥……”

再危難的關頭,大帥也不放棄自家兄弟,此舉贏得無數將士的心。

加上新陣形得力,眾人雖然疲憊,然心氣卻達到最高,舊日異地作戰,背井離鄉的疲累厭戰情懷,蕩然無存,這一刻,全軍將士的心,都緊密團結在一起。

歡呼中,王廷臣新軍營孫副將,還有楊少凡等將領聚在曹變蛟身旁,個個都與有榮焉,他們高昂著頭,神情自豪,身旁的帥旗旗手,更將手中大旗舉得更高。

看著將士們真情流露,曹變蛟有種鼻酸的感覺,他神情越發堅定,決不拋棄一個兄弟。

他看向對岸,此時一股股流賊正從各方聚集,人馬越聚越多,看樣子,他們想在對岸來場大戰,攔截自己前進,同時有對己方半渡而擊,最好斷成首尾不能相連兩截的意圖。

從永城出發後,自己就是沿著經永城與夏邑兩地,當地人稱為響河的河水邊行走,保證飲水同時,也有用河流作為屏障的意思。

這條河水,沿途不斷有支流匯入,大多河小水淺,兩岸平緩,將士跨越得輕松,眼前這條河水,算是境內響河最大支流了。

這條河,必須跨越,否則到夏邑城,就要多走許多彎路,流賊也是看到了這一點,才在對岸集結,打了這麽多年仗,闖營各人戰術水準還是很高的,陣地選擇得不錯。

“曹帥,某願率將士,先期攻過岸去,為大軍立住陣腳……”

王廷臣新軍營主將,遵化鎮孫副將策於馬上,大聲吼叫向曹變蛟請戰,身旁楊少凡眉眼動了動,行軍時,他的一營新軍,與孫副將的新軍交替掩護,按時辰與路段列於陣前或陣後。

先期孫副將新軍營便是墊後,如此敵前行軍,危險重重不說,走在後陣的士兵其實心理壓力非常大,因為總會有自己會否被大軍拋棄的擔憂。

而此時,相對的危險,又是搶占對岸陣地,畢竟對岸流騎雲集,想立住陣腳,不是那麽容易的事,遵化鎮眾好漢事事爭先,玉田鎮諸將士又豈能落於人後?

他正要說話,曹變蛟一擺手,下了決斷:“好,本帥就在此恭候孫將軍佳音!”

他快速安排布置,先期派出一些騎兵過岸掃蕩,將在對岸窺探的眾多流賊探馬趕走,遵化鎮新軍過河時,敵若半渡而擊,則護住他們兩翼,防止敵騎側擊。

同時,中軍快速修復那座毀壞的木橋,以供軍中輜重車輛等通行,軍中架梁馬都有攜帶簡易梯子,上山架樹頗為方便,那座木橋只是中間斷毀,用梯子架上,再鋪上木板,還是可以供應車輛通行的。

他手中千裏鏡往對岸張望,這條河水寬不過一百多步,兩岸除了幹裂的河床地,就是林立的半人高枯草,樹木都很少,河岸地大多平緩,河水也不深,騎兵與步兵過河不難。

不過離河約兩裏,對岸流賊,已經黑壓壓的匯聚了好大片,一些流賊哨馬,甚至駐馬岸邊,向著這方窺探,己方如果過河上岸,肯定會遭到他們的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