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5章 信念(第2/3頁)

若漫射,柵欄後有木棚,雖然雜草似的落了一片又一片,同樣能對守軍造成傷害嗎?

特別大軍在填壕時,連木盾的遮掩都不可能,那種傷亡率更是驚人,一個個勇士,就倒在他們火器之下,或被他們萬人敵炸死,被火炮霰彈轟死。

為了隱匿大部行蹤,古祿格等人已將歸化城內外漢人殺光了,填壕炮灰也找不到,不比中原腹地,草原也無漢人百姓可以裹脅,只得各部勇士親上。

最後,攻寨大軍,甚至動用了一些蒙人婦女或小孩扔土填壕,希望能引動守軍的惻隱之心,但是她們,都被火銃與火炮無情的打死壕溝之前,毫不憐憫。

未時時,攻打東面的蒙軍,曾一度填了壕溝,拔了十幾根的柵欄木料,當時蒙軍歡呼雀躍,大量持刀拿盾的甲兵向那方蜂擁而去,意圖破口,背後更有滾滾騎兵隨時準備沖擊。

然守軍不但火器犀利,槍兵同樣勇猛,他們勇敢的擋住突擊甲兵,密密的長槍讓他們不得寸進,同時還有雨點般的萬人敵拋來,往人堆中炸開一片一片血肉屍體,最終己方潰退……

部下疲憊不堪,古祿格等人同樣焦慮不安,軍寨的難攻,部下的傷亡,讓各頭領開始激烈的爭吵,相互埋怨,杭高再不掩飾對古祿格的憤恨,對他冷嘲熱諷,外藩蒙古眾王公大臣,對之同樣頗有怨言。

失魂落魄的古祿格終於承認這個寨子自己攻打不下,主力大軍更不能長久的聚在此處,今晚必須就走,否則靖邊軍西征騎兵過來,或是聚在沙城堡等處的主力到達,自己等人就走不了了。

臨行時,他騎在馬上,忍不住回頭眺望那個徐徐垂入夜幕的軍寨。

一日苦戰,兩萬多人圍攻一個小小寨子,結果卻是己方敗卻,損兵折將,傷亡慘重,他喃喃低語,“不是說三百年一輪回嗎?中原已衰,為什麽還出強盛的漢軍?”

他心神不寧的走了,留下滿腔的憤恨與不明。

他們並不甘心,此後數日間,又閃電般的襲擊了別的幾個軍寨,不過前車之鑒,只是淺嘗輒止,一見難攻,丟下十幾,幾十具屍體後,立時便走,不肯再如“源洋寨”般這麽死力。

到了這時,古祿格終於萌生退意,喀爾喀三部這些外藩蒙古人,也熱情邀請他前往自己部落。

杭高知道此時投降,已經不可能,也決定與古祿格一起,前往投靠外藩蒙古土謝圖部。

他們醞釀前往漠北,關於蒙騎大軍的消息,則源源不斷的匯集到王鬥這邊。

他們雖然行動快速,每攻一寨,停留時間不過一日,然還是留下了許多痕跡,依各方面的情報匯集,推斷出他們老巢所在,只是時間問題。

……

崇禎十五年九月初四日,一行靖邊軍夜不收在官山山脈穿行,領頭的人物,卻是尖哨營夜不收隊官“戲子”,大名孔世爵便是。

錦州之戰後,尖哨營許多人都升官了,孔世爵同樣如此,初二日時,他從集寧寨出發,奉命搜索韃虜大部,依著一些痕跡,已在官山內跋涉數日。

此處已屬大青山東麓支脈,越過山去,便是連綿不斷的丘陵高原。

山的南面北方,大明曾設立了官山、失寶赤、五花城、斡魯忽奴、燕只、甕吉剌等多個衛所千戶所,不過隨著蒙古勢力的逐漸南下,這些千戶所也很快消亡了。

此時“戲子”與身旁兄弟打扮一樣,都有若當地部落的牧民,羊皮大襖,破破爛爛,戴著皮帽。

不過他還是背著自己的燧發魯密銃,馬鞍上,還插著數杆的燧發手銃,別的兄弟則裝備各異,這行十人騎射力量出眾,有五人使用步弓馬弓,還有幾人使用踏張強弩,每人還至少擁有三匹戰馬。

他們策馬行走著,登岡高望,四野無人,悲風蕭瑟,此山經常地無寸木,多石壁,小石戴大石,層疊高低宛如人所為,與西行過來的山地頗不相同,卻是鄰近大漠荒礫常有景象。

每登高,大風陣陣北來,頗有寒意,或許過不了多久,就要下雪了。

“戲子”觀看山勢,盤算著不久後,就可以走出這方山地。

午後,一行人進入一處山谷,山重疊,頂皆石,山下有泉水一溝甚清,泉旁多豐草,鹿蛻角滿地,眾人下馬休息,飲馬泉邊,戲子察看一些痕跡,冷笑道:“有沒有看到,這是大部騎兵所過痕跡?”

他俊秀的臉上浮起寒意:“總算要找到韃子老窩了,到時看他們怎麽死!”

眾兄弟也皆是振奮,他們休息一刻鐘,繼續上馬北行,前行十數裏,山轉深邃,又登高一看,卻是莽莽高原,還有一望無際的草場,“戲子”指點山下:“下了山地,順著痕跡,再轉向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