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3章 空城(第2/3頁)

清點物質繳獲,除了一些兵器帳篷等物,最大的收獲,便是那些馬匹了,上次戰事,已經繳獲馬匹一百六十余,此次更有五千五百多匹,大部分可為戰馬,看得人人喜笑顏開,羽騎兵的戰馬問題解決了。

一大群軍官跟著韓朝,都是圍著細看,一軍官嘆道:“我軍也大辦馬場,然出產的戰馬,卻遠遠不足需求,人言邊塞苦寒,卻源源不斷出產好馬,它們吃的只是普通草料,為何戰馬眾多?”

軍部一贊畫道:“曾有言說,兵耐粗食,馬耐粗飼,某觀一書,關於胡人養馬,上面這樣講:胡中之養馬,罕有菽粟之喂。每以馳騁為事,俯身轉膝,惟意所適,暫有卸鞍之暇,則脫妁而放之。欄內不避風雪寒暑,放牧於野,必一人驅十馬。養飼調習,不過如此。而上下山坂、饑渴不困者,實由於順適畜性也。”

他道:“書又言:我國養馬異於是,寒冽則厚被之,雨雪則必避之,日夜羈縻,長在櫪下,馳騁不過三四百步。菽粟之秣,昏晝無闕,是以暫有饑渴,不堪馳步,少遇險仄,無不顛蹶。且不作騸,風逸嚙,不順鞭策,尤不合戰陣也。”

他說道:“難道中原養馬,戰馬不若胡地之多,是因為照顧得太好?驕慣了?”

曾就義也隨在韓朝身旁,聞言瞪起眼睛,大聲喝斥:“胡言亂語,我靖邊軍養出的戰馬,便是驃肥馬壯,胡馬不如。這馬匹瘦弱,純屬那些馬場,馬戶克扣豆料,照顧不周,與粗食耐饑什麽關系?”

“漢時征討匈奴,一次便出兵十萬騎,哪裏輸過胡人了?”

雖然與高史銀、沈士奇一樣兇暴,但曾就義對中原一切充滿自豪,自然不容這贊畫這樣說,雖然他是軍部贊畫。

他一邊喝斥,一邊打開一匹馬上的包裹,裏面存放了一些肉幹、肉粉、奶酪什麽,作為該蒙騎在外的幹糧,拿起一塊肉幹咬了一口,曾就義深深皺眉,呸的吐了出來:“什麽東西,老子的牙都差點咬掉了,給那些蒙古人吃吧。”

“胡人養馬,便若他們頭人首領繼承一樣,養蠱式放養,塞外草場多,馬群大,長久下來,自然戰馬眾多。”

韓朝以前只是個夜不收,然多年下來,經過各種學習,他已經成為一個真正的將領,能文能武,懂得分析敵我彼此優劣。

他道:“其實胡人劣馬一樣眾多,中原之圈養,只需飼養得力,不克扣馬料,一樣驃肥精壯,可產好馬,看看我靖邊軍騎兵營的戰馬,明顯就高大許多,馬力比胡馬更為優勝。”

眾人都是點頭,確實是這個道理,曾就義更是高聲大贊。

韓朝道:“當然,日後攻下歸化城,占據漠南一線,有了更多草場,我軍便可擁有更多戰馬,畢竟放養,耗費的錢糧較少……”

他眺望遠方,想象到時萬馬奔騰的景色,不由心潮起伏。

當日,韓朝書寫戰報,連同此次羽騎兵的作戰心得,經驗教訓等等,送往後方的王鬥。

韓朝認為,以後與胡騎作戰,各軍的羽騎兵營,可以發揮重要的作用。

……

八月十日上午,乙等營與輜重營到達東陽河邊立寨之地,昨日那場戰事,他們當日便已知曉,全軍沸騰,繳獲的五千多匹馬兒,更成為眾人熱議之對象。

與“源洋寨”一樣,全軍一齊動手,又在東陽河邊新立一寨,韓朝命名“東陽寨”。

當日下午,韓朝便率全體更換馬匹的羽騎兵,還有新附營蒙古人急進西行,眼下軍中騎士,已不懼與胡騎作戰,他們將開路清掃,為步兵與輜重的通行打開道路,並主動尋找大股蒙騎作戰。

十二日,韓朝大軍,與數千蒙古騎兵遭遇,便是“源洋寨”、“東陽寨”附近那波的蒙古人。

他們已經補充了給養,不過馬匹沒有補充,依哨騎所得,韓朝知道有數千蒙騎正在騷擾大同軍,使他們行軍龜速,看樣子,這幫人與那幫蒙古人取得了呼應。

雙方遭遇,正當韓朝準備戰鬥時,這幫蒙古人忽然一個動作,全體直接跑了,不打了。

八月十三日,韓朝在集寧海子邊,與那幫騷擾大同軍的蒙古人相遇,雙方擺開陣勢,韓朝主動領羽騎兵沖鋒,並以新附營蒙古人掩護兩翼。

似乎從先前那些蒙古人口中得知情報,又見羽騎兵沖鋒威勢,這波蒙騎頗為謹慎,面對韓朝騎墻沖陣,他們下馬列陣而戰,長矛強弓,嚴陣以待。

韓朝立時變陣,同樣下馬而戰,以上了銃劍的火銃齊射,打得那幫只有弓箭的蒙古人大亂一片,然後長槍兵結陣沖殺,短時間內,將這些蒙古人殺得潰敗,並斬首二百余級,繳獲上好馬匹三百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