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7章 王樸的惱怒

玄武軍再次行軍逼來時,此時出塞的大同軍,情況卻不是很好。

他們出塞,比靖邊軍還早,大軍從大同城北出發時,百姓歡送,學子吟詩,還有浩浩蕩蕩的輜重隊伍跟著,頗為熱鬧。從大同北上,附近有五個頗為重要的邊墻堡壘,鎮邊堡、鎮川堡、鎮羌堡、鎮河堡、宏賜堡。

這些城堡位置都相當重要,特別鎮羌堡與宏賜堡,直接關系到大同鎮城的安危,歷代北虜南下,都必須先攻下這些城堡,然後才逼到大同城下。

大同鎮軍雄赳赳氣昂昂的出動,沿途經孤店堡、宏賜堡、鎮羌堡,到達了長城邊上,他們出了邊墻第一站,就是到達已經廢棄的豐鎮城,建立後勤大營。

作為北虜南下之地,大同鎮的北大門,大明在豐鎮前後共建立三道長城,最初一道於洪武十九年修築,沿山嶺,逾險峰,跨深澗,氣勢磅礴,後來放棄了。

第二道長城位於豐鎮南端,離豐鎮城不遠,築於嘉靖年間,便是此時的拒墻堡,鎮羌堡一線,由東向西走向,城墻順山坡丘陵起伏蜿蜒,很大部分,位於平川地帶。

第三道長城,同樣修築於嘉靖年間,沿陽和口,鎮川堡西來,對接在鎮羌堡長城,使之形如偃月,大同城段現防守的邊墻,便這二、三道長城。

因為年久失修,加上風雨侵蝕,其實很多長城段毀壞嚴重,一些青磚護面,坍塌成土隴狀,很多城磚,其實也是人為毀壞,被當地居民拆去蓋房,沒有公德心,破壞公物,是古今一直流傳的積弊。

大軍沿著禦河邊上行進,禦河北來,加上支流,在大同城附近,還有鎮川堡附近,形成一個個沖積平原,遠遠看去,廣闊的平川大地,點綴一些稀稀拉拉的樹木,不說官道,便是充滿淺草的黃土地面,也頗為好走。

當然,因為大多地方是黃土地,很多還赤裸裸的,景色不免有些蕭瑟,但是大同軍個個氣勢高昂,一路唱著軍歌,經過一個個軍堡民堡,還有數不勝數的邊墩,火路墩等。

所見大多殘破,露出內中的黃土夯墻,很快,他們出了鎮羌堡,眼前那片丘陵平原,就是古豐鎮之地。

這裏仍然黃土茫茫,淺草密布,夾著一些揚樹,槐樹等。曾經,這裏一部分歸興和守禦千戶所地界,一部分歸宣德衛所,一部分歸陽和衛所,不過正統年後,大部分歸蒙古人遊牧之地。

往常,也有一些蒙古人在禦河邊放牧,然此時,他們都逃之夭夭了。

大同軍順利的,在豐鎮舊址建了一個寨子,由於周邊樹木不多,然黃土多多,所以寨墻多用黃土夯築,加上一些碎石壘成。王樸將此寨命名揚威堡,與後方不遠的鎮羌堡相呼應。

他粗粗將寨子建成,率大軍離開後,後方陸續有不少衛所官兵,還有民夫等前來修築,繼續將此城完善。

王樸出征塞外,是大同軍民的榮光,加上王家在大同越發勢大,所以出征之舉,得到上下的鼎力支持,大同巡撫衛景瑗,親自駐於揚威堡內,負責供應大軍糧草,加固城池等。

大同鎮軍又浩浩蕩蕩離開揚威堡,第一天,他們步騎沿著禦河邊一口氣走了五十裏,先行的正兵營,與一股蒙古騎兵遭遇,大戰之後,斬首八級,全軍上下,士氣更為高昂。

王樸興高采烈,美滋滋的盤算,未知此次出塞,歷史會對自己什麽評價,衛青再現,霍去病第二?

不過到了第二天,王樸就笑不出來了。

此時所過之處,河水蜿蜒,丘陵眾多,山地起伏,大軍不時遭到小股蒙騎的伏擊,這些韃子,神出鬼沒,往往從側翼或是後方襲擊,突然出現,迅速又走,搞得大同軍頭疼不已。

軍中騎兵,嘗試追擊,不是中伏,就是有去無回,最後只好作罷,因韃騎騷擾太多,到了後來,王樸更只能下令結陣而軍,這樣一天只能走個十幾裏,甚至幾裏路。

他們雖然出塞比靖邊軍還早,不過出了邊墻後,到集寧海子匯合地這二百多裏地,好多天才走了一半路不到,好在大軍攜帶糧草多多,也順著河道行軍,糧草與飲水沒有問題。

只是被韃子這樣纏著,一天到晚精神緊張,大同軍上下卻感煩累非常。

八月五日時,較為高大的山地在後方慢慢不見,面前盡是平緩的丘陵與草地,還有一叢叢的樹林,近午,大同軍遭遇了數千蒙騎的圍攻,他們使用擅長的鴉兵撒星陣,讓王樸感覺惱怒之極。

韃子這種戰術非常靈活,三三、五五的小隊,互為掩護,敵分立分,敵合立合,斷不會讓敵人包圍殲滅,而且他們騎射嫻熟,馬上馬下都可以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