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3章 任期、勛階(第2/3頁)

而在王鬥看來,其實大明的內閣制度已經非常優良,走在此時全球的前列,然有個明顯的缺限,就是首輔與閣員,沒有明確的任期,這也是惡爭激烈,沒有下限的原因之一。

因為,他們絕了很多大臣的上升希望,為了權位,自然無所不用其極。

有了任期,就可讓更多優秀的大臣,進入領導國家之列,也選拔更多優秀的人才,更大大避免,權傾朝野的現象出現。

而因為有練兵司,加上一系列制度,眼下靖邊軍各營,其實名將的作用減到最弱,不需要兵為將用,任何一個主將上台,仗都可以打得很好,就是打得不好,也不會打得很差。

便若歷史上的英吉利,勢力擴張最快的時代,卻是庸將輩出的時代,所以,依靖邊軍練兵制度,王鬥大可將各將輪調,減少軍閥念頭或勢力的產生。

當然,放在別的明軍中,這是絕對不可能的,便是對靖邊軍而言,此舉有利也有弊,總體言之,還是利大於弊,所以王鬥決定推行。

看著各人驚駭的樣子,王鬥淡淡道:“好了,都不要震驚了,我也是為眾兄弟好,眼下我府,我軍,正是朝氣蓬勃之時,只需努力,未來的前景,諸兄弟都可以預料!”

鐘顯才猛地站起,大聲道:“不論大將軍如何決意,末將都是遵從。”

眾人這才反應過來,皆是嘆息:“小鐘兒反應越來越敏捷了。”

溫方亮緊跟著第二個道:“大將軍設定任期,各將輪調,確實是為了眾兄弟好,為了幕府、靖邊軍好,末將遵從大將軍決意。”

隨後各官反應過來,紛紛贊同。

大將軍念舊厚道,便是未來自己跟不上團體的發展腳步了,想必到時退下來,安享榮華富貴是肯定的。

當然,到時還需有王鬥這個集團健在。

更讓眾人放心的是,有了此舉此度,未來更不會出現兔死狗烹,鳥盡弓藏之舉。

確如大將軍如言,是為他們好,是對他們最大的保護。

王鬥輕喝一聲:“好,眾兄弟明理,鬥也在這裏說一聲,定不會虧待大家。”

他揚揚手中文案,高聲道:“眼下我幕府越發壯大,麾下軍民百姓更眾,需用我們的劍,為我們的理想護航!”

看眾人露出興奮之色,他說道:“加之我又是宣府總兵,所以,再次擴軍,時機已到!”

……

不計屯丁青壯在內,靖邊軍,原有前鋒朱雀營,左衛青龍營,右衛白虎營,後衛玄武營,又有中軍,全軍合計二萬余人,王鬥決定增加到五萬余人。

原本依東路財力,他是養不起這麽多兵馬的,好在充任了宣府鎮總兵,地盤大大擴大,又抄沒了各大家眾多財帛,所以養五萬兵馬,還是養得起的。

在王鬥與參謀司規劃中,騎步四大營,擴充為四軍,仍以青龍、白虎、玄武、朱雀為號。

每軍麾下二、三營,分甲等營,乙等營等,一軍約七千多到一萬多人,中軍也擴編一部分,對外仍總以忠勇營之稱。

吸取遼東之戰經驗,王鬥決定在騎步各營中,一樣裝備火炮,每營皆有炮總,裝備紅夷大炮,佛郎機炮不等,軍部更不用說。

遼東軍的百子銃,讓王鬥頗有興趣,也會裝備一部分,還有臼炮,發射毒煙與灰彈,重量輕,威力大,王鬥同樣打算裝備。

每營炮總,還備有專門的護衛隊。

經過多年的研究,東路軍工廠,打制的燧發槍,瞎火率一般只在百分之八、九,略高於火繩槍瞎火率百分之三、四,各方面已經非常成熟。

加上燧發槍優勢明顯,軍中各將,也慢慢接受了自生火銃存在,所以王鬥,打算大規模裝備,替換下來的火繩槍,可以買賣,或是留給屯丁預備役們使用。

銃劍,也會裝備一部分,看看實戰效果如何。

擴大編制,升級武器,這是一步,王鬥最重要構想,就是決定在軍中設立勛階,不但軍人,幕府各文人書吏官員,同樣也有勛階,享受不同待遇。

“勛階,明確軍人之待遇與禮節,融軍職、散階、勛級一體,使我靖邊軍之軍人,更加重視勞績戰功,而不是祖宗門第。”

王鬥大聲說道。

眼下大明,不論文官武將,進入官場後,都可按品級獲得散階,出眾者,可獲得勛級。

然還沒到明中葉,散階與勛級,就成了加俸的代名詞。

最後俸祿,都不與散階與勛級掛勾了,所以後世之人,可以熟知大明將官千戶,百戶,遊擊,參將,總兵之職之稱,卻絲毫不知道他們背後輕車都尉、上騎都尉等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