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 崇禎是好皇帝(上)(第2/2頁)

他說道:“以臣愚見,每每督撫行軍,必假利柄,臣以為,一切屯鑄鹺榷之務,可悉聽便宜,所稱滿用滿錢,勝氣自出。”

“昔宋邊將家屬皆食於縣官,市租榷稅,悉捐予之,凡將皆有黃金享士,牛酒稿師,終宋之世,名將如雲,職此之故。馭將之法,便使難貴易富,也道貴極則驕,富極,必勇,這便是微臣之策,伏候聖裁。”

崇禎帝忍著氣聽完,臉色已是不好看,此時大明可不是故宋,對邊鎮督撫控制力大大減弱。

陳新甲此策一出,不是讓地方軍閥化?所謂市租榷稅,悉捐予之,這是此時事實,不過各處也是偷偷摸摸進行,朝廷還享有大義,讓他們公然化,日後朝廷如何掌控?

王鬥就是市租榷稅,悉捐予之的典型代表,還想大明再出現一個個王鬥嗎?

不過看看陳新甲一副期盼,等待自己誇贊的神情,崇禎帝知道,他是好心辦壞事,此時各新晉伯侯皆在,不便發脾氣,崇禎帝勉強笑道:“陳卿之議確是良策,朕定會深思之。”

旁邊各邊鎮大將,有文化水平高的,如吳三桂等人,聽懂了陳新甲的話,不由對他充滿好感,王鬥則是心下搖頭,陳新甲政治智慧差了一點,老在不合時適時間,說出不合時適話語。

最後爭議良久,編練新軍糧餉無從談起,便是現時新軍南下剿賊,所需錢糧都要多方設想,崇禎帝心情又轉為低落,國家艱危,任何想動彈一步,都是艱難無比。

好在錦州一戰,明清雙方都需要休整,邊患短時間內不會再起,讓崇禎帝心下略安,趁這個機會,希望盡快剿滅流賊。

他看向不發一言的王鬥,眼中閃過復雜的神情,勉強又笑了笑,舉杯道:“眾卿痛飲。”

在眾人詫異目光中,他放下杯子,說道:“永寧侯隨朕來。”

……

王鬥跟著崇禎帝,一些心腹侍衛太監,穿過一座精致的垂花門,來到另一處閣台亭院,四下無人,只余一些雪花,安靜從天上飄落。

進入亭院,清寒之氣襲入,就見院中假山池水,一座寬闊的亭台,建在數層青石台階之上,旁邊有數株寒梅怒放,下面池中,還有朵朵蓮葉。

只是建築草木,似乎都透著一股衰敗之意。

亭廊內,只有二案相對,一正一側,上設酒水,離得不是很遠,其中禦座旁,侍立著大太監王德化,與王承恩,他們身後,也有幾個小太監。

其中王鬥看過的小太監王德勝,也恭敬地立在王承恩身後,看王鬥隨崇禎帝過來,臉上現出驚訝的神情。

君臣如此私議話談,對王鬥來說是第一次,他心中暗暗猜測,目光一掃,看亭廊不遠處有個小閣,閣樓上,那方幾個人影,對著這方張望,也不知是誰。

到了案前,崇禎帝微笑道:“永寧侯請入座。”

王鬥先行謝罪:“臣死罪,未經聖上許可,私自出塞,又因謠言之事……臣有罪,請聖上責罰。”

崇禎帝臉色一緩,心中一暖,嘆道:“也不怪愛卿,朝中之事朕知道,若事先告知,定然泄露戰情,使東虜有所防範,錦州之戰,或許將另有變化。”

這次遼東之事,靖邊軍草原方面軍,確實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崇禎言說防止泄露戰情,也是給王鬥一個台階下。

王鬥再拜,在一個太監指引下入了座,感覺對面閣樓,幾道目光注視自己身上,又不好擡頭去看。

崇禎帝凝視王鬥,最初聽到王鬥名字時,他只是一個區區的防守,未想幾年之後,其功勞越來越大,現在已然成為侯爵,更手握重兵,成為自己不可忽視的存在。

他只要上了戰場,就會創造奇跡,任何手段,都不能阻擋其立功。

此時天色將暗,君臣二人說話,崇禎帝先開口說些閑話,以父親的口吻,說起自己的兒子女兒,內中有期盼,也有氣惱。身後王承恩等人都是微笑,很少見到皇上如此溫和親切的一面。

那些侍立的小太監,更以佩服的神情,偷偷觀察著王鬥。

王鬥也聊了一些兒女趣事,比如說女兒王瑤,就喜歡在自己身上爬上爬下,將自己當樹木,還有長子王爭,初時小小年紀,就經常偷摸侍女屁股,讓自己氣惱非常。

王鬥的話,引起崇禎帝不時一陣大笑,讓君臣會談氣氛非常寬松。

對面的閣樓內,也不時傳出陣陣竊笑聲,聽聲音,似乎是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