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 心中的文明(第2/4頁)

還有繳獲的輕炮,這些自然由王鬥處理,他留下了數門稍稍看得上眼的,余下的,分贈楊國柱,王樸,曹變蛟,王廷臣等人,對遼東總兵劉肇基,王鬥頗為欣賞,也送了三門。

對這些輕炮,符應崇倒無所謂,他是個熱衷交遊之人,趁機將自己份額轉給王樸,引來二人更是兄弟情熱。

看在唐通對自己越發奉承,決戰時他也算苦戰的份上,王鬥也分了他兩門紅夷三磅炮。

吳三桂沒有討要,他仍是重炮守城的思想,與洪承疇私下交流時,洪承疇也肯定言稱,遼東乃抗奴前線,雖然賊奴退走,不過介時上百門的紅夷重炮,有許多定然安置在遼東,大可淡定。

火銃同樣如此,得到王鬥贈送的火器,還有一些首級,曹變蛟,王廷臣都是不勝歡喜,此戰二人斬獲不多,要不是王鬥送一些首級,二人軍功遠遠不及王樸,私下皆道忠勇伯真乃重情重義之人。

在王承恩主持下,眾官將分配繳獲軍功,皆大歡喜同時,也密派哨騎偵察奴蹤,聞韃子大部己自右屯衛撤走,洪承疇等人也決定回轉錦州,同時還要到女兒河等戰場給戰死將士祭奠招魂。

此戰明軍傷亡不少,靖邊軍傷亡更有五千,戰死者高達二千五百多人,王鬥決定在伊家嶺下,還有長嶺山設立祭壇,這座普通的山包,日後會成為遼東一處傳奇之所吧?

溫方亮等人,也跟隨前往,他們大軍自塞外攻擊,倒傷亡微小,一共不超過一百人。

在王鬥決定中,錦州與草原前來的大部商人武裝,沈士奇的忠義營,還有新附營——便是為那些歸順蒙古人設的營伍,考慮日後歸順的塞外部落越多,王鬥決定設新附軍,專門收容塞外胡人。

他們祭奠後,仍回轉義州,運送繳獲,自草原回到滿套兒,高史銀前鋒營一部甲等軍,介時隨同草原回歸,此時滿蒙大軍,都已經前往盛京,對他們原路返回,王鬥還是放心的。

而溫方亮與高史銀,率前鋒朱雀營,左衛青龍營,隨同自己大軍,取道山海關等,回轉京師路線,依王鬥的估計,在遼東自己待不了多久了。

二十七日,在洪承疇在義州,大淩河等處留派夏承德、池鳳高等遼東官將鎮守,眾人又發出詳細的塘報後,追擊大軍浩浩蕩蕩回到松錦,為陣亡將士招魂。

“……操吳戈兮,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

大明各處軍隊戰死的將士,普遍以屈原的國殤為招魂曲樂,女兒河北岸白幡如林,蒼涼的嗩呐聲直沖雲霄,久久在天地間回蕩,二十八日,大明各鎮,舉行大規模招魂儀式,女兒河北岸戰場之地,更是招魂主要地點。

“歸來兮……”

在李輔明與左光先戰死之地,王德化對著祭壇號啕大哭,他已經接到皇帝旨意,不過德化公公還是決定祭拜後再回去。

看他悲傷的樣子,眾人都是動容,相比之下,王承恩公公就冷淡多了。

招魂祭拜時,十數萬將士匯集,還有眾多民夫也擠著觀看。

對這些民夫來說,他們只是服役才到達遼東,很多人留下,也是以性命換取一些工食銀錢,經歷這場大戰後,或許,以後在他們平淡的生命中,多了一份可以吹噓提起的話題,成為人生中的一抺亮點。

他們在旁看著,同樣悲傷地流下淚來。

普通明軍的招魂,很多人已經看多了,所以他們多是擠在靖邊軍的招魂之所,當官將匯齊,儀式開始時,仿佛一種發自心靈的震顫,從內心深處騰起。

相對之下,他們少了那種欲斷魂的悲傷,然多了一份激昂,一種震懾人心的感染力。

他們祭祀時,自王鬥之內,所有將士行持刀禮,在金聲玉振,悠揚的雅樂之中,齊聲高唱:“舜土起劍兮,策馬定寰區,將軍星繞兮,勇士月彎弧……忠勇將士兮,歷萬劫不泯,天地玄黃兮,真靈永存在……”

似乎一股宏大的什麽撲面而來,很多人都呆了,那些歸順的蒙古人,一樣目瞪口呆,洪承疇嘆息,怪不得靖邊軍總打勝仗,王鬥身上,總有挖之不盡的寶藏啊。

……

哀樂隱隱傳來,緩緩低落,溫達興怔怔呆了一呆,他踉蹌起身,沒了右臂,這行走,總感覺的不方便,而且他傷情仍重,連前往祭拜兄弟都不能。

或許,日後,自己也不能待在尖哨營了,雖然大將軍讓自己安心養傷,更仍讓自己擔任尖哨營主將,不過溫達興知道,為了營中眾兄弟,自己必須辭去主將一職。

他習慣性走到自己“藝術品”面前,左手艱難地撫摸那些心愛的寶貝,心下黯然,別了,自己心愛的剝頭皮事業,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