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憑爾幾路來(第3/4頁)

皇太極眯起眼睛,又看向多爾袞:“睿親王呢?”

多爾袞心中惱怒,皇太極擺明對自己與老代善猜忌,然而一有事情,就要自己等出謀劃策,最大性的壓榨勞動力,實是可恨!不過皇帝有話,又不得不答,特別在方才殺雞嚇猴的情況下。

他深思良久,說道:“奴才以為,鄭親王與禮親王之計可行。”

他道:“錦州,是明軍的軟肋,他們千裏救援,不就是為了城內的祖大壽嗎?明國自皇帝到薊遼總督洪承疇,都不能容忍城陷的後果,我師一動,不論女兒河,或是小淩河的明軍,盡要追隨而動!”

屋內各人,不論蒙漢固山額真,台吉人等,皆在低聲議論,商談此計可行性,皇太極更哈哈大笑,他大聲說道:“眾卿與朕,想到了一處去!”

隨後他又陰沉了臉,冷冷道:“兩年來,朕令人射入勸降書不下百封,然城內不為所動,枉費朕的一片苦心!”

他猛地站起,厲聲道:“祖大壽,實乃不識擡舉,他真以為,朕攻不下錦州嗎?”

他這一發怒,瞬間,屋內似乎又被寒意籠罩,眾臣都是噤若寒蟬。

漢軍正藍旗,固山額真祖澤潤雙股戰栗,他撲嗵一聲跪倒在地,膝行而出,哀嚎道:“臣有罪,臣不能勸家父棄暗投明,報效大清,請皇上責罰。”

皇太極看了他良久,看得祖澤潤冷汗涔涔而下時,他淡淡道:“祖澤潤,朕知道你的忠心,你起來吧。”

他說道:“朕只是感嘆,南朝皇帝何德何能,值得祖大壽如此效力。”

他一擺手,道:“此戰關鍵,便是王鬥的靖邊軍,還有楊國柱,王樸等新軍,余者李輔明、左光先、馬科、唐通等皆是鼠輩庸碌,哦,吳三桂也有點戰力。”

濟爾哈朗提醒道:“劉肇基,曹變蛟,王廷臣三人,也需謹慎應待。”

皇太極嗯了一聲:“這些布置在杏山的明國兵馬,朕自有安排。”

他說道:“與明國決戰,最重要的,便是如何拖住王鬥等兵馬,眾卿可有良策?”

屋內所有人,都看向漢八旗各固山額真,還有朝鮮大臣金自點。

看著這些人,豪格與多鐸都面現不屑,多鐸更高聲罵道:“一幫蠢貨,徒費糜餉,真上戰場,一點用都沒有。”

他肆無忌憚的喝罵,絲毫不留情面,各蒙古固山額真,外藩蒙古眾大臣都露出興災樂禍的神情,崇禎十二年起,清國皇帝對漢軍旗越重,他們早已憤憤不平,此時多鐸給他們出了一口氣。

多鐸年輕氣盛,不論漢語,蒙語,滿語內罵娘言辭張口就來,汙言穢語,滔滔不絕,面對多鐸喝罵,金自點似乎睡著了,石廷柱等人灰頭土臉,又不敢反駁,只將埋怨的目光投向孔有德。

只有饒余貝勒阿巴泰,仍是銃炮的堅定支持者,他出列為漢軍旗分辯:“皇上,與靖邊軍作戰,除了漢軍舍我其誰?恭順王的炮營,在黃土嶺之戰,也是有出眾表現的,雖有女兒河小挫,但不可苛求過甚。奴才想過了,只需有適合漢軍作戰地勢,烏真哈超炮營,與各漢軍銃兵們,還是可以發揮出巨大的戰力。”

皇太極神情不動,淡淡喝了聲:“恭順王。”

孔有德連忙出列,那日與靖邊軍炮營對戰後,他失落良久,皇帝殷切期盼,耗費巨資,結果自己打出百個手指對一個手指的戰績,讓清營各方大失所望,也導致他在皇帝心中地位直線下降。

那日炮戰後,他炮營損失頗大,還好炮手大部仍在,火炮全在,還是有戰鬥力的。

夾起尾巴做人這段時間,孔有德也考慮了很多,對如何重拾皇帝的寵愛,他苦思冥想,準備了多種方案。

多鐸言辭難聽,將他罵得象兒子一樣,他心中雖然惱火,但也沒膽量頂撞滿洲旗主,他的頂頭上司代善,一聲不響,也沒有為他得罪多鐸的意思。

唯有阿巴泰的義舉,讓他感激涕零,出列後,他高聲說道:“啟稟皇上,臣想過了,對付靖邊軍的火炮,唯有以己之長,攻彼之短,方可大勝!”

他解說道:“靖邊軍的火炮,短處便是射程,我炮營為何要近處與他們對射?可遠遠開炮,重演黃土嶺之勝。”

皇太極淡淡道:“若他們以土車掩護呢?”

孔有德道:“如饒余貝勒所言,我漢軍可選合適作戰地形,讓他們土車,失去效用。”

他說道:“臣想過了,從明軍占據的楊興屯,一直到伊家嶺,蘇家溝,宋家溝等處,地面起伏,坑坑窪窪,還有眾多的田地,溝壑,他們土車與戰車,根本不能推行,就算某些地方能過,也失去掩護大軍意義,他們軍陣進行,我火炮轟擊,定可給王鬥等重重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