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調兵、調炮(第2/3頁)

此時,占據雙子山的,是滿洲正藍旗三等梅勒章京翁阿岱,領著正藍旗一些兵丁駐守。

他本是達珠瑚之子,因父功襲職為甲喇章京,不過他沒有其父的本事,動不動役能斬級四千、五千的,還是早些年從伐虎爾哈,才加了半個前程,得以升遷都察院參政、正藍旗梅勒章京。

翁阿岱雖沒有乃父的本事,心氣卻是高昂,一心想在此次的錦州大戰中立下功勞,更渴望獲得斬殺靖邊軍的軍功。

要知道,現在清軍中,斬殺靖邊軍的把總,甚至是隊官,就可獲得半個前程。

清國以軍論功序爵位,從一等公到備禦,才多少個前程?尋常人很難獲得半個前程,往日清國各將,便是斬殺大明的參將,遊擊什麽的,也難加授前程,斬殺靖邊軍軍功如此豐厚,怪不得清國人人心動。

翁阿岱同樣心動,他要向世人證明自己,不是僅靠父蔭,他有自己的本事。

不過此時心高氣傲的三等梅勒章京翁阿岱,卻是目瞪口呆地看著南面的曠野。在那方,一股如悶雷洪流般的聲音傳來,極目張望,只見天地的地平線上,出現了一道龐大的黑線。

隨後這道黑線,變成紅色的潮水,有如一片奔騰的鐵流自己方向滾來。

這是……

明軍的騎兵?

“轟隆隆!”

洪流滾滾,翁阿岱站在山頂的火路墩上,似乎都覺得整個墩身,在鐵蹄的奔騰下劇烈顫動。

氣氛僵滯,不但是翁阿岱,便是雙子山上的駐守清兵,都不敢相信,明軍不是去攻打石門山那邊的小淩河嗎,怎麽會跑到這邊來?

翁阿岱心中怦怦直跳,明軍這忽如其來的鐵騎猶如天兵降臨,身旁很多甲兵,都被那股氣勢駭呆。

眼前奔來的明軍騎兵有多少萬?就見旗海前後望不到邊,其中,更有大股大股的靖邊軍騎兵,他們的日月浪濤旗血紅血紅。還有馬上的騎士,顯示出了遠勝別部明騎的彪悍氣息。

很快,潮水般的明騎,就湧到雙子山的東面,南面平川曠野。

他們分為三路,山西總兵李輔明鎮內騎兵,奔到雙子山前方二裏停下,主要防護乳峰山的清軍。

援剿總兵左光先的秦軍騎兵,對付雙子山西南,十余裏外的毛家溝山嶺清國駐軍。

王鬥,楊國柱,王樸麾下騎兵,直過雙子山西南,列陣女兒河畔不遠。

身後還有大量騾馬拖運的靖邊軍火炮急速過來,準備狙擊過河援救的清軍。

與小淩河一樣,來往兩岸的清軍,同樣在女兒河上架設多道浮橋。

其中最重要的兩道浮橋,便是雙子山與乳峰山之間的驛路,過女兒河,通向錦州南的一橋。又有雙子山西北數裏一處女兒河段,河水到了這裏拐了一個彎,其中某處,河水狹窄,清軍也在這裏,鋪設了一道龐大的浮橋。

明軍女兒河戰略第一步,便是掃清女兒河南岸釘子,雙子山與毛家溝山嶺,在這之前,需要阻擋過河援助的敵人。

翁阿岱看自家山嶺三面,不遠處都是層層疊疊的明軍騎兵,只有東面往乳峰山處,未見困有敵軍。雖知這是明軍圍三闕一之策,不過翁阿岱心中還是產生強烈的沖動,放棄雙子山,逃往乳峰山。

眼下只是明軍騎兵圍困,很快,他們的步軍大陣就會到來,再不走,到時就要折損麾下兵馬了。

不過這只是翁阿岱心中想想,此時軍律森嚴,不告而退,十成十是當場處死的結果。

他焦急地看向乳峰山上,似乎因明軍來得太快,那邊還沒有反應過來,他們未接到上頭任何命令,還不知如何反應是好。離自己最近的乳峰山駐軍,正藍旗巴牙喇甲喇章京費揚武,只派出一些哨騎,遠遠的圍著那些明騎觀望。

再眺望毛家溝那方,密密匝匝的明軍騎兵,已經奔向山嶺前的東,南、北數處,只余西面未圍。那方是滿洲正藍旗梅勒章京多積禮駐守之地,看來他自身難保,是無法救援自己了。

不過翁阿岱倒不為多積禮性命擔憂,這老家夥最是滑頭,只是運氣不好罷了,崇德四年時,他的一些部下竟然叛變,竊走大批良馬遁走,結果多積禮被奪去世職,家產抄沒,只留身上的弓矢甲胄,還有三匹馬,仍領梅勒章京事。

這老家夥狡猾若狐,見勢不妙,肯定會逃到西面的群山去,然後過女兒河,再逃到白廟堡去。

翁阿岱咬咬牙,若事不可為,自己還是逃到乳峰山去,想必皇帝也會網開一面。

擺明了,此次大清中計了,眼下八旗主力,都集中在錦州城下,要調派過來,需要時間,而明軍步陣很快就會上來,此地堅守的結果,只有死路一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