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豪傑王者(第2/4頁)

靖邊軍士的待遇,不說在大明,便是在東路,也是首屈一指的。所以王鬥崛起後,雖說明裏暗裏不斷有人挖角,就沖這夥食待遇,就沒有人願意脫離靖邊軍。

因為將士供應的優厚與豐富多樣,所以輜重營需要頻繁出外采購,每次采購都是大批量,看到商機,眾多的商隊雲集這裏,向靖邊軍的輜兵們販賣他們帶來的各種產品。

當然,不象別的明軍營寨,眾商人可以在營地內進進出出,靖邊軍的營地,二百步之內,任何人不得靠近一步,否則格殺勿論。離軍營最近的,是東路各商隊,外地的商人,一般聚集在一裏之處,形成一個個市場。

集市人群中,還有許多當地軍戶,特別多娘娘宮往東南下的諸多屯堡軍戶們。

因為大軍擋住了韃子的進攻與滲透,那些逃到松山、杏山的軍戶們,又陸續回到老家,加緊恢復生產。

看到商機後,他們也趁機前來販賣他們各樣土特產,每次都被收購一空。若帶來蔬菜之類,更受歡迎,各種海產品,什麽幹海帶的,也一樣受到歡迎。

遼東這個地方,因為戰爭頻繁,加上銀多糧少,所以通貨膨脹嚴重,物價很貴。不過出外采購的靖邊軍輜兵們,從不賒賬,更不賴賬,每次現金交易,極為豪氣,真是有口皆碑。

如此造成的後果,就是雲集在軍營外的各地商隊越來越多,販賣貨品的當地軍戶也越來越多。

加上魚幹作坊的大量開設,需要人手很多,很多千裏運糧的勞役民夫,也決定留下來,在此打工賺錢,造成黃土嶺南面直到海邊地帶,集市林立,形成一種奇怪的繁榮。

看著軍營外雲集的商隊,熙熙攘攘的熱鬧景象,鐘顯才撇了撇嘴,終於道:“要不是還在打仗,末將還以為來到永寧城呢?這些商人,為了賺取銀子,真是膽大妄為,一點也不怕死。”

王鬥也看得頗為觸動,一場明清間的大戰,數十萬人生死搏殺,結果變成各商人商隊間的龐大商機,不管時代怎麽變,商人,總是不會輸的。

他感慨說道:“很正常,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特別是商人,逐利乃是他們天性,眼下大明許多地方,都離不開他們。”

此時大明商人勢力強大,大明各邊鎮中,大部分的邊軍糧草都是商人供應與運輸,每次戰爭,都可以看到他們影子。

此時的西方同樣如此,神聖羅馬帝國一軍出戰,三萬人的軍隊,隨行人員竟達十四萬,其中大部分就是商隊,還有大量的流氓乞丐、小偷娼妓等等。

王鬥最後總結:“從古到今,商人與資本皆盡如此,一旦有適當的利潤,他們就膽大起來。如果有百分之十的利潤,資本就保證被到處使用。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潤,它就活躍起來。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潤,它就鋌而走險。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潤,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著絞首的危險!”

眾將都是震動,大將軍此言,真將商人本性刻畫得淋漓盡致,不愧為神人附體,天上星宿下凡。

眾人更增追隨堅定之心,鐘顯才眼睛閃亮,口中念念有詞,重復剛才王鬥說的話。

贊畫秦軼越琢磨王鬥之語,越覺內中含義深邃,不由深深贊嘆:“大將軍此言,真乃金玉良言,盡道內中真髓。”

每與王鬥接觸,秦軼越覺得王鬥身上神秘,他曾仔細研究過王鬥身平,除了先祖是戚家軍出身,別的都很普通,也沒受過什麽高等教育,為何突然如此耀眼出眾?他目光所及,似乎遍及前世千年,後世萬載,遠見之卓識,自己從未在別人身上見過。

秦軼讀聖賢書出身,信奉的是子不語亂力怪神,不過在王鬥身上,這一點卻被深深打破了。除了星宿下凡,突然開竅,覺醒前世記憶這個解釋,秦軼找不出別的說法。

他心中暗想:“聖人雲,每逢江山亂世,生靈塗炭之,總有豪傑王者出,大將軍難道便是此人?”

……

回到大營,看看時近中午,王鬥吩咐開飯,帥帳的火兵與護衛,將飯菜一一端上來,眾人圍繞一桌吃飯。

靖邊軍各將,除了孫三傑此時在長嶺山,中軍鐘調陽,大將韓朝,鐘顯才,李光衡,溫達興,趙瑄,鎮撫遲大成,總醫官王天學都在桌旁,還有贊畫秦軼,因為表現出眾,越來越受到王鬥的賞識,也得以列位其中。

飯菜還是很豐盛的,有烤全羊,大塊豬牛肉,大盤的各類鮮魚,海帶鮮魚湯,一些時新蔬菜等等。

桌上以魚類及海產品居多,眼下每天都有大量鮮魚運到軍營外,由輜重營收購過來。有錢能使鬼推磨,只要靖邊軍花錢,有的是商人與漁民願意為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