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黃土嶺之戰(上)(第3/3頁)

看總兵們吃瓜,各人身後站著的將官們,只有羨慕眼熱的份。

吃完瓜果後,洪承疇神情嚴肅起來,開始議事。

……

“……奴賊情況已經很清楚,就是要依山險壕墻,消耗我軍戰力銳氣,所以,我們不能被他們牽著鼻子走。”

清軍在乳峰山各處的布置工事,明軍已經粗粗察明,雖說清軍哨騎攔截明軍夜不收偵察非常賣力,不過他們忘了靖邊軍夜不收中,廣泛裝備千裏鏡等利器。

此時的千裏鏡,當然比不了後世,放大不了多少倍,不過幾裏遠外的大目標,還是看得清楚的。

清軍嚴密監控下,雖說明軍哨騎逼近不了多少近,不過他們粗略的布置,靖邊軍夜不收還是查看清楚。此等要事,王鬥自然不會藏私,慷慨地與各位總兵分享。

依夜不收的查探,清軍的土墻壕溝布置,主要集中在乳峰山,黃土嶺各處,大多是那種兩溝三墻式,依著各山嶺層層布置。

壕溝與王鬥的壕溝都差不多,內都有陷井尖刺,這點明軍清軍都大同小異。

他們的土墻石墻,當然不是王鬥那種矮墻,而是一種寨墻,類似一種小城墻,高約一丈左右。各處山嶺平緩處,寨墻高,如城墻那般,人可登上寨墻作戰,並設有多道寨門。

險要處寨墻略矮,到人胸口處,守軍巡弋為主。

這種寨墻算是主墻,主墻前面,挖有一道深深壕溝,使得寨墻事實上高約一丈多到兩丈多。

在這種寨墻壕溝前面,每隔一段距離,又挖掘有兩道小壕溝。這兩道壕溝略淺些,約有八尺深,壕溝後或設矮墻,或在邊上布置拒馬,打上木樁。木樁之上,則綁有繩索,繩上掛著鈴鐺,鈴鐺旁布置大犬,這是防止夜間有人偷營襲壕。

乳峰山,黃土嶺,都由大小眾多山嶺構成,沿著每道山嶺,頗多土墻壕溝。清軍層層設防,就是攻下一道山嶺,還要面對另一道山嶺,逼近到主峰之上,不知要如何苦戰。

這只是乳峰山,黃土嶺,事實上,清人還在多地布置防線,如松山嶺,毛家嶺。這些地方,一是臥蹋之側,一也是進入錦州要地,更別談過了女兒河,清人又如何布置?

眾人分享情報後,均覺虜賊布置嚴密,要攻入錦州解圍,真是太難太難。

不過錦州之圍需解,眾人爭議的焦點,是先攻乳峰山還是黃土嶺?

這裏面的觀點分歧,分別以征虜將軍王鬥,寧遠總兵吳三桂為代表。

吳三桂認為,錦州危急,自然需先攻乳峰山,打開進入錦州要道。

他的觀點,得到薊鎮總兵白廣恩,山海關總兵馬科,密雲總兵唐通,還有遼東大將祖大樂,松山副將夏承德,遊營參將劉正傑等遼東一派官將的大力支持。

王鬥反對,他認為清軍在乳峰山布置森嚴,清人的計謀,也是依山險壕墻消耗明軍銳氣,不能中了他們的奸計。

他認為,錦州無憂,大可不必急於解圍,當務之急,是先掃清松山外圍威脅,如東面的黃土嶺,東南的松山嶺。掃除這二地,進可解松山之憂,遠還可以逼向小淩河,占領小淩河堡,順著河道,攻擊錦州東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