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強攻、硬守(下)(第4/5頁)

看著漫山遍野而來的長矛與頭巾,王鬥也是深吸口氣:“人海戰術啊!”

陳永福捏緊自己的拳頭,恨恨罵了聲:“可惡的闖賊,就知道裹脅饑民,蠱惑那些愚夫愚婦。”

他看自己的前鋒營軍士都是臉色蒼白,就是城頭的舜鄉軍戰士,也是個個牙關緊咬。

他對王鬥說道:“王將軍,看來今天會有一場惡戰。”

他有些擔心地看看城下的羊馬墻:“賊似乎三面進攻,也不知道那羊馬墻守得住守不住。”

王鬥說道:“羊馬墻高一丈,又有女墻,北關三面,只有三道寨門。賊單填墻前的壕溝,便不是件容易的事。”

他看著潮水般沖來的闖軍士卒,最前面就是饑兵了,個個肩上抗著布包,聲嘶力竭地喊叫著。這便是闖兵五重軍陣中最廉價的炮灰了,只要攻破一個城池,便可收容數萬這樣的炮灰,“兵源”源源不絕,似乎永遠不會枯竭。

他沉吟道:“雖說我師最終可以擊潰流賊,不過也不能這樣跟他們消耗。”

“炮兵準備!”

王鬥聽到身旁趙瑄傳來的吼叫,王鬥舉著千裏鏡看了又看,來到趙瑄身旁,說道:“趙兄弟,等會炮擊,你瞄準流賊中那些馬隊及老營諸賊打射,那些饑兵……就罷了。”

趙瑄一怔,隨後回醒過來,說道:“將軍說得是,那些饑兵都是闖賊裹脅的饑民,不論殺多少都沒用。若是打射賊核心兵馬,才能給賊以重創。”

……

“火箭準備!”

北關城下五十步到一百步,便是環繞洛陽城的“攔馬墻”,為崇禎初年修建。墻高一丈,上有女墻垛口,與城墻沒什麽區別,只不過是較矮的城墻。

墻前還有壕溝,深二丈,寬一丈,北關這段,引金水河入壕,由於是冬天,河內的積水已經結冰。這年年幹旱的,這段壕溝也沒什麽水流,壕溝內黑呼呼的滿是各色垃圾雜物。

攔馬墻離金水河有一百五十步,正對北關北門開有寨門,寨門前原來就是一條官道。

這條官道算是通往邙山、孟津的要道,所以官道修得很寬,從北關出來一直到金水河邊,這路面都是鋪著青石板。不過由於年久失修,這青石板路面已經是坑坑窪窪。

金水河段對著寨門處,有一座石橋,不過眼下河水幹枯,加上冬日結冰,從河面就可以踏過來。

站在土墻後,看著潮水般的流寇從金水河北岸沖過來,高尋平靜地下達命令。

崇禎九年加入舜鄉軍來,幾年過去,高尋還是那樣俊朗,一身合體的鐵甲披在健壯修長的身上,頭上八瓣帽兒鐵尖盔,身上紅棉翻羊毛大氅,真是英氣勃勃非常。

幾年的歲月流失,讓高尋平添了一股沉穩的氣質,從一小旗升到千總,地位慢慢提高了,居移氣,養移體,這風采也越發培養起來。俊朗、年少、又有權勢,在東路那個地方,不知成為多少大姑娘小媳婦的夢中情人,願意倒貼,甘願作妾的女子不知凡幾。

與溫方亮嬌妻美妾多多益善不同,幾年中生下的子女多達兩位數,高尋總是不屑一顧,他守著自己的童養媳媳婦兒,放出話來不會納妾,讓無數的女子黯然神傷。

對高尋這個人,王鬥也是一直關注,他從小旗一直到千總,這些年也算是官運亨通。對此高尋當然是感激涕零,他原本不識字,不過在王鬥的鼓勵下,在舜鄉軍體系的影響下,經過多年的懸梁刺股,他現在已經有秀才的水平。

高尋現在管著一個新軍千總,對自己麾下第一戰,他非常重視。他部下千總,在東路訓練成軍後,還沒經過什麽大戰——汝州之戰當然算不了什麽戰鬥,只是火炮轟擊幾下,那些流寇便崩潰了。

往後有什麽功業,這一仗正是良機,舜鄉軍中以軍功為尊,能立功的機會,高尋都很珍惜。

看漫山遍野而來的流賊,他們狂吼大叫,個個不要命的樣子,土墻後的新軍戰士們,個個都有些嘴巴發幹,全身發燙。新軍就是新軍,沒有殺過人,沒有打過惡戰,這心理優勢,就是不能與老兵相比。

高尋來回走動,大聲鼓勵,讓麾下將士穩住,看看流寇沖近兩百步,他下令軍中火箭準備,自己的鳥銃兵準備。

“火箭準備!”

“鳥銃手準備!”

軍官們此起彼落的喝令聲響起。

“準備!”

“嘩嘩”聲響中,舜鄉軍黑壓壓的鳥銃翻下,各人架在了攔馬墻的垛口上。

還有前鋒營的軍士們,同樣將各類火箭架在垛口上。

高尋這個千總與陳永福前鋒營一個千總防守這三面的羊馬墻,前鋒營那部千總友軍,雖然名為一部兵力,不過只有六百余人。陳永福前鋒營雖然吃空餉現象沒有河南總兵王紹禹等人那麽嚴重,不過營內缺額同樣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