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強攻、硬守(上)(第2/3頁)

對舜鄉軍的軍容戰紀,陳永福自嘆弗如,同時看那些舜鄉軍身上精良的甲胄,還有他們使用的鳥銃,魯密銃,陳永福又是羨慕非常。

其實他有意向王鬥購買一些鐵甲棉甲,還有一些精良的鳥銃。不過目前軍中富余的火器王鬥都要留著自己備用,陳永福想向自己購買火器盔甲,這事只能等自己回東路再說。

正月的洛陽仍是冰寒刺骨,城頭上燃起一個個火堆,火堆旁三五成群,圍滿了烤火的軍士。不過看闖軍來到,那些前鋒營軍士皆是擁到城頭緊張眺望,只有舜鄉軍戰士除安排巡哨人員外,余者仍是不緊不慢的烤火聊天。

一路巡視過去,看到王鬥與陳永福眾將官過來,城上軍士紛紛向他們施禮。

陳永福除對兒子要求嚴格外,治軍風格便是平日與將士同甘共苦,論起要求卻不嚴厲,所以施禮後向他嘻笑打趣的軍將不少,陳永福笑罵幾句也就罷了。

“……小子,闖賊來了,你怕不怕?”

陳永福問一個士卒道。

那士卒怪叫道:“怕個球,大不了腦袋掉了碗大一個疤,闖賊來了正好,出城殺一個賊,就有二十兩賞銀。大口喝酒,大碗吃肉,夠我享用幾個月了。”

周邊一片哄笑,王鬥微笑道:“軍心可用。”

陳永福心下也有些得意,至少這軍心士氣,自家軍隊不會差過王鬥的舜鄉軍。

回到關內的把總署,這裏燒著火夾墻,外面雖是天寒地凍,這裏仍是溫暖如春。

看著案桌上的沙盤,王鬥與陳永福都陷入沉思,陳永福道:“看情形,賊攻城戰策便是圍三闕一,主攻洛陽西、南、北三面。若是守軍得力,賊雖二十萬眾,以洛城主城與四關的險要,闖賊想攻破洛陽,也是不可能之事。”

從天空看下去,洛水北岸,邙山腳下,便聳立著洛陽巨大的城池,主城居中,又有東、西、南、北四關分布四面,與核心互為犄角,易守難攻。

所謂四關,便是關城,一般為豎立的長方形狀,或是主城一半大小,或是主城四分之一大小,都是對著四面城門方向。在大的城池人口繁衍後,基本上都會在主城外建立小城,以城門道路與大城相連,距離一般是兩裏之內,甚至只有百步。

便如山西汾州古城便有四個關城,主城與各個關城相距都只有一百多步。而且四個關城很大,特別是東關,基本與主城一般大小,兩城城墻相隔不過一百多步,余下中間一條狹長的地帶。想進攻汾州主城東門,不但兵力展不開,甚至還要冒著兩面城墻火力夾擊,死傷慘重的危險。

關城洛陽城同樣如此,東關、西關、南關、北關護衛著大城,各個關城同樣有甕城、護城河,壕溝。加上東關外圍都有“攔馬墻”,高一丈,同樣有女墻、壕溝,可說環繞洛陽城形成道道堅固的防線,相互間的支援也非常便利。

如果守軍得力,以洛城主城與四關的堅固,李自成想攻破洛陽,其實非常艱難。

聽陳永福還心存僥幸,王鬥搖了搖頭,說道:“除我北關,余者三關戰情,皆要做最壞的打算。”

陳永福也知道王鬥說得在理,長長地嘆了口氣。

王鬥沉吟道:“除這四關之地,洛陽城池,城東、城南、城西都不好攻打。末將估計,我等防守的北關,還有城北城墻,來日會有一場惡戰,需未雨綢繆,早做打算。”

陳永福道:“還是不能長期與賊硬耗,需早日尋到賊糧秣重地,絕其糧草,令其潰敗。”

王鬥道:“我麾下哨騎已經偵測到,賊源源不斷將糧草運送到澗河西向,十數裏的五龍山上。”

陳永福的眼睛一亮,將眼睛緊緊投在沙盤那處地帶上。

……

當日李自成的軍隊在洛陽城外紮營,洛陽城東西南北四個方向都有營寨,特別是城西向二十裏的澗河邊上,更是營帳窩柵層層疊疊,縱廣怕有十幾裏。

闖軍圍而不攻,入夜點起堆堆篝火,密集的燈火在黑夜中有若一個個不夜城。

當日王鬥與陳永福又被兵備副使王胤昌叫到分守藩司去議事,可以看到,洛陽城內一片緊張的氣氛,街巷上滿是運送滾木檑石的丁勇社兵,巡邏的人馬不斷,軍民都處於高度的緊張當中。

王胤昌也拿不出什麽好辦法,只是極力鼓動各將堅守城池,特別對王鬥的軍馬報以高度的期盼。

初九日一早,福王也出了王府,支撐胖大的身軀,帶著世子朱由崧巡視各處防務,鼓動軍民誓死守城。並再次設宴款待駐洛各軍官們,承諾只要守住洛陽,定會重重有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