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闖兵圍城(第4/5頁)

在前兵部尚書呂維祺的努力下,城內鄉紳富戶也湊足五萬兩犒賞銀子給王鬥。王鬥與陳永福的軍隊合計八千余,五萬兩銀子算在每個士兵身上,每人約分四、五兩。

銀子還好,關鍵是福王拔下的一萬石糧米,讓守城的本地及開封將兵極為嫉妒,現今洛陽的物價情況下,那可是價值十幾萬兩銀子。消息傳出,王紹禹等人部下更是罵福王等厚此薄彼。

連帶陳永福都受了不少白眼,被排斥在本地將官圈子之外,讓他惱火非常。

劉見義等人的事情王鬥早跟陳永福提醒過,先期陳永福還不敢相信,不過隨著各方若隱若現的消息傳來,他心下已是信了幾分。

此時王鬥再是一說,他也是陰了臉,他道:“這些鼠輩飽受朝廷恩義,不知報效,反狼子野心。王將軍,我二人趕快與王兵備分說,讓他提防一二,謹防城池有失。”

王鬥道:“不可。”

他平靜地道:“劉見義諸人也是小心謹慎,現在與賊暗通曲款者,皆是他們麾下無足輕重之輩,此時挑明,反而打草驚蛇。”

他看了陳永福一眼:“更不談,王兵備與王紹禹、劉見義諸人交好,此時言明……”

陳永福立時明白,他在開封,與之關系良好的是河南巡撫李仙風。王紹禹、劉見義等人巴結的卻是兵備副使王胤昌,沒有確鑿的證據之前確實是打草驚蛇,而且王胤昌肯定維護。

要知道今時不同往日,現在的文官對武將只能拉攏,就算事情敗露,劉見義二人丟車保卒,只要拋棄幾個無足輕重的小兵,王胤昌等人還不是輕輕揭過?

河南各府需要他們這些兵將,只要他們沒有公然造反,上官們還不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到時怕沒有將劉見義等人整下去,反而多出一系列的麻煩。

想到這裏,陳永福恨恨道:“鼠輩,某羞於與此些人等為伍。”

王鬥輕輕道:“陳軍門豪傑之士,末將以為,陳軍門更有資格擔任這河南總兵一職,眼下卻也是良機。”

陳永福眼睛一亮,若有所思看了王鬥一眼,是啊,劉見義二人要投敵,王紹禹部下要嘩變,對他確實是個機會。到時洛陽城只能靠自己與王鬥,經過汝州之戰,陳永福相信沒有他們,也可以守住洛陽城池,擊敗闖軍。

沒了劉見義二人,王紹禹再背負部下嘩變之責,自己又立下潑天大功,還有李巡撫的支持,到時這河南總兵之位,還不是自己的?這王鬥好快的腦子,自己運氣不錯,遇到這樣得力的盟友,卻要好生抓住。

王鬥又道:“所以,這絕糧之策,暫時不能言說。介時賊銳氣盡失,我二人遣精兵襲營,所得糧草輜重,你我平分……”

陳永福更是眼前大亮。

……

臘月十八日,洛陽城外開始出現闖軍哨騎。此後數天,每天都不斷有闖軍馬隊來到,有時數百,有時上千,他們飛奔呼嘯,徘徊於城池外圍。

而從十八日開始,每天逃入洛陽城的百姓更是不斷,過年前幾天達到高峰,城內寺院、廟觀都住滿難民。哨探的塘馬消息也不斷傳回,宜陽,盧氏,永寧,新安等地的闖軍大規模集合,他們開拔的方向直指洛陽,兵馬之盛,怕有十幾萬人之多。

到了這個時候,洛陽城的軍民終於斷了念想,看來流賊真的要攻城了。

臘月二十日,福王夜訪廟宇,進香上供,祈求神靈保佑,還奉上重金,懇請道長點撥破敵之法。二十一日,坐立不安的福王又將兵備副使王胤昌,河南總兵王紹禹,王鬥等人召進王府,詢問守城之事,還承諾只要擊退敵軍,重重有賞。

“賊偽作仁義,提除暴恤民,開倉濟貧之號,頗得愚夫愚婦之心。聞城內有小童傳唱:迎闖王,不納糧諸歌謠,人心動蕩。此非常之時,當行非常之策。”

王鬥的聲音在寬闊的大殿內回蕩,在殿內各人你一言,我一語爭論不休,卻拿不出什麽有效的方法,福王又點名自己頭上時,王鬥也不客氣,當下款款而談。

“敢問王將軍,什麽叫非常之策?”

遊擊劉見義瞟了王鬥一眼。

王鬥平靜道:“劫禾者斬。”

他說道:“城內災民眾多,還請官府與商戶搭棚救濟,免民於饑寒。百姓只要有一口吃的,便不會受那流寇蠱惑,免賊於內應。若還有人敢妖言惑眾,殺無赦!”

王鬥知道河南災情嚴重,洛陽城就經常餓死人,很多官員富戶還在花天酒地,自然讓人心理不平衡,特別在明末仇富是主流的情況下。這種情形李自成提出的一系列口號當然威力巨大,很多城池經常不攻而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