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李自成、千年帝都(中)(第2/2頁)

事實上李巖也是一個謙謙君子,與人和善,與闖軍各大小將領都合得來。此時他主要負責饑民的賑濟事宜,在受到賑濟的窮苦百姓中頗有聲望。

不過對李巖,李自成卻另有重用的打算,因為他看出李巖此人能文以武的才能。確實,歷史上李巖受封中營副將軍,嶽候,僅次於劉宗敏。闖軍中以軍功為尊,不可否認他的軍事才能,武斷地視之為文弱書生。

……

濟濟一堂的闖軍將領坐著,交談中滿是秦地口音,言談軍務時,主要都是各闖將之間商議。

對李自成來說,他雖對牛金星等人重視,不過他們紙上談兵似的兵法謀略,他並不以為意,論起打仗,他多年血戰而來的本能經驗,可比這些誇誇其談的文人強多了。

他用牛金星,主要是出於管理後勤,制定規章制度,收攬人心,招賢納士等方面考慮。

對宋獻策也是如此,這個以算命占卦為業的江湖術士,在加入闖營後,並沒有在軍事上提過什麽卓越的見識。他的軍事才能,甚至並比不上自己麾下高一功,劉芳亮,張鼐,田見秀,袁宗第諸將。

不過這個身不滿三尺的跛子,精通六壬奇門遁法,還有圖讖數學諸能,特別在封建迷信上極有一套。一見面,就袖出一數:“十八孩兒,當主神器。”

李自成當時就大喜,這意思是李氏當興,上膺天命,自己有帝王之相。

似乎中國幾千年,一代雄主誕生時,總會有什麽祥瑞讖語,那是霸業的前兆,——除了明太祖堅決認為自己就是乞丐出身,余者人等,都是深信不疑,李自成當然如此。

讖語出後,李自成更認定自己上天眷顧,天命神授,以後將無往不勝。事實也證明如此,每次宋獻策占蔔預測勝負時,自己軍隊總是攻城略地無往而不利。

宋獻策因此成為李自成非常依重的軍師,時時帶在身邊征詢意見,信之如神。

而李巖兄弟認為自己初來乍到,不好對闖軍事務指手畫腳,沉默為主,所以此時這些文人在軍事上作用不大。

此時發言的是闖將袁宗第,因為此次進攻洛陽,主要是他在負責。

“洛陽城不好打,城周九裏,墻高四丈,全部包了大青磚。每座城門都有甕城,城門上還有闕樓。整座城上,有敵台三十九座,馬面無數。城外還有護城河,深有五丈,寬有三丈,引進了瀍河水,想垮過去很難。”

“城內官兵已經開始防禦,從洛水河灘上運了很多大青石堆放城內,作為滾木檑石備用。洛陽城中巡防的練勇也多了起來,官府還下了告示,城中所有十五歲以上,五十歲以下的男女都要護城。城內各坊的裏長、甲長全部招集,分片包幹,那些城墻,全部用白灰劃分守衛防區。”

“城上大小火炮很多,有百門以上,依我們細作的刺探,城內有神威無敵大將軍炮八門,每座城門,都安有兩門。還有好幾門的神威大將軍紅夷銃,打的都是十斤上的炮子……”

下首的劉芳亮眼中閃過一絲的陰霾,他也可以感覺到,場中許多人目光注目在自己身上。

袁宗第繼續道:“城池這麽堅固,官兵的防護也強,硬攻城池,怕是難。崇禎八年時,我等義軍隨高闖王也打過洛陽,十幾萬人圍了好幾天,最後也沒能打下……”

堂內沉默了一會,崇禎八年十一月時,在座各位,大多隨高迎祥打過洛陽堅城,最後攻城失敗。加上官軍援兵前來,高迎祥,李自成見難以取勝,遂領軍逃走。次年秋,高迎祥便在陜西被抓,淩遲處死。

這教訓是刻骨銘心的,此次不要重蹈覆轍才好。

袁宗第又道:“細作傳來,洛陽官兵的守城,由狗官王胤昌守西面的瑞光門,總兵王紹禹守北面的拱辰門,遊擊劉見義守東面的長春門,遊擊羅泰守南面的董風門。陸續還有援兵不斷過來,特別那開封城守副將陳永福,客將王鬥的兵馬已經到了洛陽……”

堂內更是安靜,良久,李自成對劉芳亮道:“明遠,你對各位兄弟好好說說,那王鬥軍馬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