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軍臨中州(第2/4頁)

聽了溫達興的話,身旁各人都是興奮的竊竊私語。依王鬥計議,參謀司定下方略,便是在河南,湖廣一帶活動,看看那些流寇怎麽打仗。依這個方略,早在去年,王鬥已經布局河南,湖廣一帶。

東路大部分商人,現在與王鬥一條繩上的螞蟥,很多人經挑選後充任舜鄉軍細作,奉幕府之令,前往這二地買賣經營,資金不足的,由幕府資助。

王鬥對他們的要求,便是源源不斷將各地情報收集上來,匯集到各城的情報司細作手中,還有囤積糧食,以為現在大軍軍需之用。作為護衛,還有監視,一隊一隊,一甲一甲的舜鄉軍隨他們前往,喬裝打扮,散到了這兩省之地。

高史銀高聲道:“有了糧草,將士們吃飽喝足,這天下間,有誰是我舜鄉軍的對手?”

溫方亮嘻笑道:“如將軍所料,流賊又在中州鬧騰了,待我舜鄉軍前去,殺得他們連親娘都不認得。”

周邊又是一陣狂笑。

現在舜鄉軍中,盛傳定國將軍王鬥有未蔔先知的能力,可以與諸神勾通,預知未來之事,崇禎十一年那場戰事就是證明。果然現在流寇又開始在河南折騰,今後舜鄉軍數月都在這裏打仗,王鬥事先的中州布局,成為舜鄉軍勝利的重要保障。

“好了!”

夜不收已經在前方找到了供大軍紮營的地方,王鬥看看天色,傳下命令:“李千總的騎兵與各部炊事車快馬先行,有馬步軍隨後跟上,余者軍士也要加快步伐,半個時辰之內,到達贊皇城下,全軍吃飯歇息。”

舜鄉軍軍律,每次快到紮營地時,騎兵與各部各總的炊事車派到前面,這樣馬匹可以早點歇息,步軍一到,也有現成的飯菜等著,讓士兵不會忍受難熬的等飯之苦。

“加快腳步。”

“唱起歌來!”

在王鬥傳下命令後,大軍明顯加快了步伐,激昂的歌聲中,這只大軍滾滾向前而去。

……

申時中刻,舜鄉軍到達贊皇,許月娥早得到消息,帶著城內各官將,在離城數裏的地方迎接。

崇禎十一年那場戰事,許月娥受封為贊皇守備,依王鬥手中的情報,她事實上控制著贊皇,臨城,元氏,高邑諸地。她現在手上的力量,約有騎兵一千多人,人人有甲,步兵三、四千人,一部分有甲,相比附近的官兵力量來說,算是兵壯馬壯,各方爭先拉攏。

她原來在贊皇等地就斬殺了兩百多個清兵,聲名大振,遠近聞名。巨鹿之戰後,部下戰力更強,特別她是宣府鎮總兵楊國柱的義女,真保鎮總兵虎大威也與她相識,種種原由下,許月娥在贊皇等地聲望無雙。

她在贊皇等地征收保護費,攤派養兵費用,每城每鎮,過路商賈,每年交納多少,對不服從者頗為狠辣。

在她的經營下,贊皇各地有若一個小王國,不過當地官員都不敢說什麽,不說許月娥的關系,若是逼迫太過,一怒之下她跑去做賊寇,上官與朝廷追究起來,倒黴的只是這些當地官員。

不過除了定額之外,許月娥倒不征收其它費用。而且在她的管束下,境內馬賊、流寇絕跡,那些兵痞也不敢過份招搖。她還經常賑濟災民,鼓勵農桑,相比境外之地,該處百姓算是生活安定了。

本地士紳稱贊她為秦良玉,冼夫人第二,保定總督楊文嶽稱贊她為女中豪傑,對她大力拉攏,承諾不久後保舉她為遊擊將軍。

在楊文嶽看來,許月娥麾下兵馬戰力很有可能超過自己的督標營,超過鎮內普通營兵更沒問題,其部更敢與東奴作戰,這樣的人不拉攏,拉攏誰?

對許月娥的發展,王鬥也關注後,不過參謀司與情報司研究過她麾下戰力後,王鬥就不以為意了。許月娥部下戰力,相比當地官兵與附近流寇是不錯,不過與舜鄉軍當然不在一個層次上。

依參謀司看來,許月娥的一千騎兵,用馬隊來形容更為適合,舜鄉軍只需派出一總兩百人的騎兵,就可以打得她的一千“騎兵”潰敗。再派出數百的舜鄉軍,就可以打得她的幾千人狼奔豕突。

當年因舜鄉軍軍律的失誤,導致了許月娥這樣的人物出現,對於她的發展,王鬥只是默默關注,她在贊皇等地經營,未來對東路是好是壞,王鬥還在思考。

“從贊皇到鄭州,開封等地還有一千多裏,估算十月下就可到達。到了那邊後,如何跟兵部與楊嗣昌交待,找借口留在河南,湖廣等地呢?”

兵部給王鬥的檄文,需要三個月內趕到四川,聽由楊嗣昌節制派令。

王鬥當然不會傻呵呵的趕到四川去,不過如何想方法留在河南之地,卻是需要王鬥考慮的問題。對這個問題,參謀司是沒辦法的,不過王鬥知道歷史進程,卻有大把的借口可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