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飛蝗、出征準備(第2/4頁)

“夫人又去賑濟災民了,有定國將軍與夫人在此,真是萬家生佛。”

車馬過後,不斷是街上百姓發自肺腑的聲音。

不久後,車橋儀仗在將軍府前停下,謝秀娘從車馬上下來。

作為朝廷誥命夫人,王鬥正妻,謝秀娘享受與王鬥相同的排場儀仗,此時她穿著命婦正裝,頭戴金冠,臉上帶著恬淡的笑容。在侍女簇擁下,那股雍容之氣怎麽也掩蓋不住。

幾個月前,謝秀娘又為王鬥誕下一女,身形更為豐腴端莊起來,顧盼中,似乎有一股如水的溫柔。

她下了車馬,步態不緩不急,舉止頗為優雅。這是她向紀君嬌請教一系列儀態舉止,並自己刻苦練習的結果。當然,她的風姿儀態還不能與紀君嬌相比。不過她的身份與王鬥相濡以沫的感情,又是紀君嬌比不了的。

進入府內後,行走的幕府各員見了謝秀娘,都是恭敬地施禮,謝秀娘也總是一絲不苟的回禮。

看著謝秀娘過去,府中很多人都是露出尊敬的神情。

誥命夫人在東路賑濟災民,撫恤婦孺,在百姓中直有慈母之稱,很多百姓家內設立的牌位中,謝秀娘是與王鬥並立的。對幕府各員來說,誥命夫人性情寬厚,府內各員,沒少受謝秀娘的施恩。

對王鬥與謝秀娘,東路諸人都是骨子裏尊重。

進入府邸後院,王鬥母親,誥命太夫人鐘氏正與紀君嬌,柳卿,柳姬,蝴蝶,蜻蜓諸女說話。

考慮到實際情況,舜鄉軍新出軍律中,身在永寧城的舜鄉軍將官,把總及以上的將官都可以將家眷移來,分給宅院。去年與紀君嬌成親後,王鬥回到永寧城時,王家老小便隨之而來,住於將軍府內。

此時紀君嬌五女懷中,都抱著一個孩子,有男孩有女孩。上個月時,紀君嬌為王鬥生下一個女兒,這讓她很失望,紀君嬌一直想要一個兒子。不過王鬥還是很高興,為女兒取名王羞。

柳卿,柳姬二人跟隨王鬥幾年後,同樣各生子女,柳姬更是生下兩個兒子,柳卿則一子一女。

紀君嬌原本兩個貼身丫鬟蝴蝶與蜻蜓,她們隨紀君嬌過來作通房丫頭,由於為王鬥誕下子女,所以皆擡為妾室。

至於謝秀娘幾個月前生的女兒,取名王婉,現在就在鐘氏懷中抱著。

如此,王鬥現在共有九個子女,不過這個時代夭折率高,卻要小心撫養。

見到鐘氏,謝秀娘向鐘氏襝衽施禮,鐘氏有些無奈,道:“我說媳婦,這家裏宅內的,就不要如此拘禮了。”

謝秀娘認真地道:“婆婆,這可不行,若失了禮數,傳了出去,會讓人笑話相公的。”

鐘氏嘆了口氣,自己這個媳婦,為了自己這個兒子,也算是苦心了。

待謝秀娘坐定後,鐘氏問起一事:“我的孫子去講武堂也有幾個月了,也不知道在裏面過得苦不苦,唉,也沒個消息傳來。”

去年的時候,講武堂已經設立,專門培養軍官,各軍官子弟同樣要送入內中學習。軍校有嚴格規定,實行半封閉似教育,等閑不得出來,外人也不得隨便進去。

王爭雖是王鬥兒子,卻也不得例外,同樣要實行嚴格的教習與訓練。有一次鐘氏思念孫子,偷偷將王爭接回來幾天,王爭當即被王鬥嚴厲喝斥一頓,好是一番責罰。

此事後,鐘氏再不敢提孫子之事,定國將軍都如此,別的軍官再是掛念,同樣只得遵守軍校紀律。

謝秀娘雖然也非常牽掛兒子,但她是個事事以王鬥為中心的女子,王鬥說怎麽樣她就怎麽樣。

聽婆婆這樣說,她說道:“相公說過,玉不琢不成器,子女若不嚴格教習,長大便會變成紈絝子弟,丟我們舜鄉軍的臉,相公說的總是有道理的,婆婆不必擔憂。”

紀君嬌抱著女兒,嗞的一聲笑:“姐姐,你太寵我們的定國將軍了。”

謝秀娘睜大眼睛:“妹妹,我不怎麽讀書,不過聽相公說的話,還是很有道理的。”

鐘氏看看天色,說道:“就快午時,臭小子怎麽還不下班?等著他吃飯呢。”

“臭小子”只有鐘氏才有資格說,而“下班”這個詞,卻也是王鬥“發明”的,在王鬥體系中,引以潮流。

謝秀娘道:“相公可能是為了災荒之事憂心,我去看過那些災民,真是可憐。”

紀君嬌說道:“姐姐,下午還要去嗎?我陪你一起去。”

謝秀娘勸說道:“妹妹,你剛做好月子,還要好生靜養,不便到處走動。”

紀君嬌說無妨,她已經做了快一個月的月子,已經閑得快發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