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各有所得(第3/5頁)

在王鬥印象中,孫傳庭與盧象升一樣,是個政治能力一塌糊塗,但頗有臨陣決斷才能的人物,這與楊嗣昌截然不同。那楊嗣昌黨爭厲害,贊畫方略也不錯,但論起臨陣決斷,那也是一塌糊塗。

似乎此次丟官帶給孫傳庭的影響,孫傳庭深沉了許多,雖然“大仇人”楊嗣昌就在身旁,他卻沒有露出什麽憤恨的神情,經常一個人躲得遠遠的,默默思考什麽。

孫傳庭眼下不過一個白丁,或許楊嗣昌已經失去了對付他的興趣,故而孫傳庭能隨在這行人中來到東路。就算沒隨在這行人中,不管怎麽說,孫傳庭曾官至巡撫,以他的身份,要遍遊天下也沒什麽問題,王鬥也不可能拒絕他的到來。

……

城東演武場人頭湧動的盛況讓薛國觀等人看得驚訝無比,此次招兵由林道符的練兵司與各新軍千總,把總聯合進行。由於將軍府設在永寧城,所以林道符的練兵司已經慢慢搬遷到永寧城。

此時招兵的是吳爭春的新軍乙部,一部兵力不到千人,內中還有許多老兵軍官,需要的新兵人員更少。但匯合在這裏報名的人恐怕有上萬人,黑壓壓的排了好幾條長龍。

那些如潮的排隊人群只關心什麽時候論到自己報名,對身旁各官各將的到來根本顧不上。

此等盛況,讓旁邊觀看的各官各將心思各異。大明別處招兵除了一些流民與二流子願意拿餉吃糧外,哪有什麽身家清白的兒郎願意入伍?但在這裏,想要參軍入伍的人卻有如雲雨。

這種強烈反差對比,看得各人感慨不已。

各將中,也有人猜測王鬥會不會做假,但看眼前的情形,似乎又不可能做假。

駐步一會,各官各將第一感覺,舜鄉軍的招兵條件可用苛刻來形容,選兵有好幾道程序,以純樸強壯為第一。還有一個奇怪的招兵條件,有家口者可優先入伍。

有特長者,有武力者雖也可優先入伍,卻也不是唯一,很多看來強悍有武者便相繼落選。

這些人等,放在大明各處營兵,向來是主力甚至是家丁的人選,在這裏,卻是棄之如敝屣,看得各人可惜不已。

張國威與兵備道馬國璽臉色有些難看,他們已經看到了,某些有武力落選者似乎有點眼熟,好象是自己營內的戰兵們,他們竟然偷偷跑到永寧城參加舜鄉軍?

不但如此,這些放在營中盡是精銳的戰士,舜鄉軍竟然不屑一顧,殘酷無情地將他們淘汰……

對那些“好兵”的落選,薛國觀、楊嗣昌也很奇怪,招王鬥到身前詢問。

王鬥簡單地說了幾句:“野外作戰,講究堂堂正正布陣列隊,以萬千人合為其一,單打獨鬥終是無用。故我舜鄉軍選兵只用鄉野老實之人,那些有武落選人等,或是油滑,或是伶俐,此些人等,臨事怕死,甚至倒執矢戈,動蕩軍心,選入軍伍,有害無利!”

“大明各軍往往一擊而潰,積驕玩,無鬥志,便是兵痞兵油充斥之故!此些人等,便是再有武勇,末將也會一個不留!一萬弱兵,不如一千精銳。”

王鬥的話說得很直接,在場各將神情各異,薛國觀只是點頭,其實他心裏很不明白,畢竟他對兵事不是很懂。

不過對王鬥說的話,楊國柱,虎大威,王廷臣,曹變蛟等人都是深有感觸,與王鬥並肩作戰的那段日子,他們已經深深體會到兵痞兵油對軍隊的危害。

吳三桂的臉上也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只有大同鎮總兵官王樸不以為然。

看眾人神情各異,王鬥不知道方才自己說的話會對各人有什麽觸動。此時大明軍閥化,各軍頭講究的就是兵多,聲勢浩大,如此,手上的本錢才厚,好向各方要挾。

為了拉來兵員,良莠不齊在所難免,便如左良玉以後號稱有兵百萬,然左部降清後經多爾袞核查,其部戰兵卻不到三萬。

但因為這種浩大的聲勢,也給左良玉帶去了向各方炫耀的資本。左良玉再是天怒人怨,大明朝廷也絲毫不敢動他。

或許對很多軍頭而言,兵精不精不要緊,兵多就好。

孫傳庭撫摸著自己三絡濃密的胡須,忽然問了一句:“聽聞舜鄉軍向無糧餉,敢問王將軍,為何東路招收兵員,卻應募之人如潮?王將軍可否為老夫解惑?”

這個問題也是楊國柱等人關切的,聽孫傳庭這樣一說,不約而同的,他們目光都是投向王鬥。吳三桂與金國鳳聽說舜鄉軍竟沒有糧餉,一怔之下,同樣注目王鬥身上。

王鬥看了孫傳庭一眼,施禮道:“原來是孫大人。”

孫傳庭嘆道:“老夫戴罪之身,不敢如此稱道,還請王將軍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