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反應(第3/4頁)

因女婿之事,谷王終於關注到自己了,晚上的夜宴,他們是拉攏,還是威逼?紀巡撫倒要會一會。

宣府鎮城沒有副總兵衙門,倒有一個萬全都指揮使司衙門,與總兵的“將軍府”是規模相當的龐大建築。在這裏,有地方衛所的大量附屬衙門,管理都司內的土地、人口、賦稅諸事宜。

明初的都指揮使司掌一方之軍政,隸屬於五軍都督府,都指揮使是極為顯赫的官位,居於三司之上。

不過今時不同往日,從明中起,都指揮使地位每況愈下,到了現在,都司的軍事職能越來越少,更多是作為一種地理單位存在。而且管理事項繁多,辛苦不討好。

總兵地位當然高於都指揮使,署都督僉事的頭銜,屬五軍都督府的高官,各鎮內僅此一個。而發展到現在,各都司都指揮使的頭銜滿地跑,幾乎副總兵都有署都指揮使的頭銜,甚至還有參將署都指揮使的。

當然,各都司高官也分“僉書官”與“帶俸官”兩種。“僉書官”掌管屯田,練兵、巡捕、軍器諸務,手上有些權力,“帶俸官”領一份俸祿,有這榮銜,卻沒有實權。

張國威就屬於“僉書官”,掌管都司的屯田等務,手下還有一營兵馬,在鎮城內算是實權人物之一。

張國威崇禎九年升任到鎮城,他當然不會認為那是王鬥斬首二百八十一級清軍首級的緣故,而認為是自己領導有方。不過因為這事,張國威還是對王鬥有些些好感。

崇禎十二年,王鬥得勝歸來,張國威也盤算是不是拉攏王鬥一下。不過他忙著與鎮城各人爭權奪利,又與總兵楊國柱明爭暗鬥,希望有一天自己能爬上總兵高位,一下子也顧不上王鬥這邊。

不過王鬥調任到東路,他將要收商稅,嚴禁邊貿的消息一傳來,張國威第一時間作出反應。幾天前東路各地聲勢浩大的罷市之舉,便有他推波助瀾的結果。

最後結局大出張國威意料之外,王鬥如此不留情面,讓張國威暴跳如雷。他毫不顧忌地查抄了自己族人在東路所有產業,自己若不作出反應,以後在鎮城名望定然一落千丈,威信掃地。

不過王鬥威名赫赫,此次展現的實力也讓張國威暗暗心驚,該如何應對挑戰,需仔細謀個方略出來。

他在屋內來回踱步,屋外一陣陣哭嚎聲讓他心煩氣躁,那是他在東路的親戚族人,還有與之相關在鎮城的七大姨,八大婆的。二十一日起,哭嚎的人群一波波來到,讓他煩不勝煩。

“大人,王鬥這樣做,是不將您放在眼裏啊……”

“老爺,一定要想個辦法,我們家本本份份,產業卻被王鬥那賊人奪去了,真是喪盡天良啊。”

“老爺,叔叔他一大把年紀,晚來卻要受牢獄之災,這天下還有沒有道理……”

“王鬥完全是沖著您來的,他今日對付叔叔,明日就會對付您,外人欺上門來,要還以顏色啊!”

“都給我滾!”

猛然屋內傳出一聲怒吼,接著是一陣瓷器破碎,桌椅翻倒的聲音。

屋外各人嚇得大氣也不敢出,面面相覷。

……

“王鬥是越來越跋扈了,屠戮鄉紳,他也真敢。”

宣大總督駐節陽和,在總督府內,陳新甲淡淡說了聲,他的面前,站著宣府鎮東路管糧通判郭士同一個心腹幕僚,卻是今日匆忙趕到。有消息傳出,郭士同被認定為此次罷課罷市的主謀者之一。

本來這沒什麽大不了的,但這次不同,王鬥以鎮壓清國奸細的名義進行。延慶州吳知州等大批官員都有可能被連累丟官,甚至有可能下獄,要看王鬥提供什麽樣的證據,還有朝廷的最終意思如何。

郭士同得到的消息,他將被控縱容家屬資敵通虜,這讓郭士同魂飛魄散。他的族人是在東路經營許多買賣,具體做什麽郭士同很少過問。誰知道那些利欲熏心的族人瞞著他做什麽?

果真如此,一個管教不力的罪名跑不了,這還是輕的,重則丟官下獄同樣有可能。

郭士同第一時間想到宣大總督陳新甲,念在往日自己對他恭順孝敬的份上,陳總督會拉自己一把吧。

沒想到陳新甲說完先前那句後,隨後說出的話讓該幕僚全身冰冷:“……看你家大人做的好事,讓他好自為之吧!”

說完他一拂袖,轉身進了後堂。

幕僚只叫了一聲“督臣”,陳新甲已然不見身影,幕僚呆呆地站著,內心湧起一股寒意。好個陳新甲,往日看自家大人有用,就極力拉攏,現在出事了,卻一腳踹開,他就不怕跟隨他的人兔死狐悲,離心離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