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反應(第2/4頁)

吃驚,震動,這是鎮城從高層到普通軍民的反應。其實此次東路浩大的罷課,罷市之事,幕後黑手未必沒有鎮城諸豪強作怪煽動。畢竟他們中很多人有大把利益布在東路各處,王鬥要查禁東路私貿,他們當然不願意看到。

只不過王鬥行動太快,事情結束太快,讓他們一下沒反應過來。依他們的設想,從罷市到事情完結,怎麽也要半個月,一個月的。這些“國之重柱”集體行動,料想王鬥焦頭爛額,也只有服軟的份。

卻沒想到短短五天,所有鬧騰都歸於平靜。王鬥處事的風格,讓人難以接受,他的膽大妄為,更讓人難以理解——同時對當地豪強、士紳、軍頭大打出手,這種膽量,可能宣府鎮設立來獨此一份。

王鬥看似粗暴的手段偏偏又如此有效,短短一日之內所有的事情煙消雲散,東路已經太平。讓布局的人深為委曲,自己耗費大量心血謀劃,似乎在做無用功。

且王鬥其人看似粗暴,卻又心細如發,提前搜索大量罪證。以清國奸細,資敵賣國等罪名鎮壓,誰都無法挑出毛病來。很多人更擔心王鬥手上掌握大量罪證,日後有什麽把柄落在他的手上……

經過這場效量,鎮城許多人物對王鬥刮目相看,沒想到他打仗厲害,手腕也如此出眾。王鬥已經成為東路新的地頭蛇,實權人物,以後該如何與這個地頭蛇打交道?

當日,不知多少人口中吐出“王鬥”這個名字,其生平履歷,也被有心人翻出來仔細審閱。

當然,以上只是鎮城頗具遠見者反應,王鬥將當地豪強掃空,不免讓鎮城諸多同類兔死狐悲。王鬥以霹靂手段斷了東路無數人的財路,如果他以後得勢,調到鎮城來,還有大家的活路嗎?

“跋扈”、“暴虐”、“不施仁政”等等諸多言論開始在鎮城街頭巷尾,各茶樓酒肆蔓延。

當然,眾人不敢批評此次王鬥行動的合法性,轉而批評他手段的粗暴。依他們的話說,就算士人商人再有不對,也應該以德服人,象王鬥這樣做,不是與當年的稅監礦監一個樣嗎?

不過也有另一種聲音湧起,這種聲音比較隱蔽:“定國將軍殺伐決斷,霸主氣勢。朝廷積弊日久,正需此等人物霹靂雷霆,重開雲日。東路百廢待舉,我等投入麾下,定得重用,一展所學。”

隨著消息在各地傳開,打著這心思的人越來越多,王鬥因此吸引一大批人才投效,也是意外收獲。

還有許多商人看著東路之地流口水,太好了,當地大商人死光了,他們正好彌補這個空缺。當然,為安全起見,在進駐東路之前,他們要先摸清那新地頭蛇的脾氣性格才是。

……

在鎮城雄偉的總兵府邸內,楊國柱看著公文不斷搖頭,他的中軍親將郭英賢在旁叫道:“王鬥這小子,這脾氣膽略我老郭真是自嘆不如……一口氣掀了幾個守備操守,還砍了那麽多學生商人,這兄弟的膽子……嘖嘖……”

他對楊國柱說道:“軍門,我們與王兄弟,可是屍山血海一道殺出來的,念在往日交情上,怎麽也得幫一把。”

楊國柱神情不變:“這事鬧得太大了,還是看紀巡撫與陳督臣的意思……放心吧,沒人敢動他的,那小子,連我都忌憚幾分……”

說到這裏,他神情凝重,不知在想什麽。

巡撫衙門內,紀世維看著這聯名公文,第一反應是嚇一跳,自己這女婿,不管到哪總要整出驚天動地氣勢。在保安州如此,到了東路還是如此。不過看看公文落款上的馬國璽名字,紀世維放心不少,有馬國璽的聯名,給女婿分擔了不少火力。

再仔細看一遍公文,紀世維更是放心,清國奸細,通虜資敵的大帽子扣下,又掌握詳細的人證物證,誰能說什麽反對的話?唯一苟病的是女婿手段過於粗暴,這已經是細枝末節,他的武人身份也說得過去。

紀巡撫的眼睛眯起,自到鎮城後,各大跋扈軍頭,士紳大族,勛貴豪強對自己陽奉陰違,讓自己同樣心力交瘁。趁機良久,正好殺殺他們的煞氣,正識自己這個巡撫的存在。

有這樣的女婿也好,以後誰敢鬧事,都要考慮考慮東路那個強大的奧援,使自己位子坐得更穩。

正在思索時,一個下人送來一張燙金名刺,說是鎮城的吳先生商請紀巡撫晚上赴宴。

紀世維哼了一聲,其實這吳先生是城內谷王府的心腹管事。大明律令,藩王不得結交地方官吏,也不能出城,否則以謀逆論處。不過他們府中的各個管事卻不在其例,谷王府大量的田產店鋪,都是交由這些管事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