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昌平(第4/4頁)

眾人又爆發一陣大笑,王鬥軍中各官將基本上是大老粗出身,對這種話題格外喜歡。

人群中,對眾人的笑鬧,鐘調陽只是微笑聽著。趙瑄是技術性人才,對這種葷笑話沒有興趣,不過他很喜歡這種氣氛,有種同袍情誼的感覺,這是以前軍中沒有的。

鎮撫官遲大成面無表情地坐著,有一口沒一口地喝著自己的肉湯,軍中如果不涉及軍紀律法之事,別的事情,很難引起他的注意。

而謝一科則是有些羨慕地看著溫方亮與韓仲,他與楚小娘子成親來,那小娘子為人甚是正經,床第上也是一板一眼的,換句話就叫沒有情趣,有時謝一科想換種姿勢,楚小娘子都羞答答難為情半天,怎麽也不敢配合。

自己還是沒有艷福啊,謝一科心下嘆道。

孫三傑隨眾人笑著,他一向為人謹慎,而且他長得五大三粗的,卻有一口娘娘腔,每次開口總讓人竊笑。如無必要,孫三傑輕易不會開口說話。

看著眾人歡笑的樣子,王鬥微笑看著,他希望,他期盼,此次出征,自己帳中的兄弟們,都能活著平安回來。

……

第二天一早王鬥便拔營出發,眾軍頂盔披甲,步騎交加,大步前行。中軍營部後面,還有眾多輜兵們吃力地推著輜重獨輪車,趕著糧草馬車,炮車浩浩蕩蕩跟隨。

大體從保安州到昌平的道路還好,很少經過什麽山區,都是平原官道。眾軍一路過懷來,延慶境內,直到進入居庸關地界時,道路才難行起來。不過以舜鄉軍的行軍速度,崇禎十一年十月十四日這天,三千五百軍士,還是全員到達昌平永安城下,無一掉隊缺員。

……

昌平鎮為大明諸多軍鎮之一,主要是守護居庸關與各個帝陵。

昌平初為昌平縣,隨著皇陵的增加,衛所人員的增多,景泰元年,大明在昌平縣以東八裏築永安城,設永安營。隨後各守護山陵衛所遷入城內,之後昌平縣衙以及儒學倉庫陸續遷入。不久又在永安城南新建一城,兩座城連在一起,成為新的永安城,周長十裏零二十四步。

正德年間,昌平升格為州,歸順天府管轄。嘉靖十七年,又在昌平沙河建鞏華城,城南北、東西各長二裏,作為皇帝祭陵時的行宮,又有南護京城,北衛陵寢,東蔽密雲要沖,西扼居庸之用。

萬歷年間,昌平升格為州,設總兵,副總兵鎮守,還設昌平兵備僉事,守陵太監等人。崇禎九年七月中,由於朵顏蒙古兵的內應,永安城被清兵攻破,巡關禦史王肇坤,戶部主事王一桂,攝知州事保定通判王禹佐等戰死,總兵官巢丕昌投降清兵。

有鑒於此,大明增加了宣府鎮南山路與昌平鎮的防守兵力,作為拱衛京陵的藩籬重地,崇禎十一年九月清兵入寇以來,各鎮入衛官兵更是雲集於此,統歸兵部尚書,暫代宣大總督盧象升節制調遣。

此時永安城外旌旗遍布,密密麻麻的都是軍中營帳,數萬入援官兵紮下的營盤無邊無際,似乎有看不到盡頭的感覺。

看著地平線上那雄壯的永安城身影,還有那一望無際的軍中營帳,王鬥緩緩地呼了口氣:“總算趕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