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貳卷【亂世豪雄篇】第11章.長河落日 第50節(第3/4頁)

“我們還可以繼續實施察舉制,舉茂才,舉孝廉,舉賢良方正。這些人的優劣評判及其資品授予,並不是由中正作出,而是由主持察舉的各級官府決定。”

“試經制度實行幾百年了。效果很好,不能廢棄。太學諸生,各地大學堂諸生,都可以通過試經的途徑而獲得入仕所需的資品。”

“還有賜官。由於官員職位本身已標明了官品,那麽,這位儒士只要獲得了賜官,他也就同時獲得了擔任該項官職所需要的資品,因官而得品,這也是可以的嘛。”

“另外就是賜爵與襲爵。爵位與官位一樣,也被賦予了品級,有爵者即有資品,既然有資品了,當然也就可以入仕了。”

李瑋的這番話,轉眼就打消了眾人的擔憂。

大儒名士們想通過九品中正制繼續保持入仕之路,而李瑋見招拆招,把九品中正制納入考察人才的制度,用其優點,壓制其弊端,依舊牢牢控制了官吏選拔。這樣一來,既滿足了大儒名士們的要求,又沒有損害既得利蓋者的權益,可謂一舉兩得。

長公主和眾人的心情好轉了,李瑋的臉色卻陡然一變。

“剛才大司馬說了很多,也說得很對,他的擔憂非常有道理。如何才能最大程度地保持選拔制度的公平、公正?”李瑋說道,“關鍵在於朝廷選拔權力的監督和制衡,在於負責選拔官吏的清廉。也就是說,對中正大員的監督非常重要。”

“中正之職在於品第儒士,中正的品第乃是儒士入仕的前提條件。儒士無論通過何種方式入仕,都必須經過中正的評定以獲得品第,否則就沒有資格入仕。那麽朝廷如何確保中正大員的清廉和公正?”李瑋拿起了案幾上的奏章,“品評。”

“修改選拔制度,不僅僅要修改如何選拔人才,更需要修改如何監督在職官吏。”李瑋神態堅決地說道,“朝廷不但要品評選拔官員,更要品評所有的在職官員。三年品評一次,資品降級的,官品也降級。”

“中正大員品評儒士,天子和上公大臣品評各級官吏,一級品評一級,資品不夠的,該降職的降職,該懲罰的懲罰,互相監督和制約。”

“丞相大人的意思是,全面修改選拔制?”長公主吃驚地問道。

“對,全面修改。”李瑋說道,“新的選拔制度,應該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對在職官員進行品評,一個是對官吏的候補人進行品評。九品中正制僅僅考察人才,無法代替察舉制。考慮到修改選拔制度是由太傅大人和陳群、袁渙等諸位大人共同發起的,我看這新的選拔制度就叫九品官人法吧。”

徐榮和幾位大臣互相看看,鼓掌而賀。

四月二十一,長公主召集公卿大臣共議,文武大臣們一致同意修改選拔制度,並推舉陳群、袁渙、田疇等十幾位大臣擬制“九品官人法”。

朝廷和大儒名士們的矛盾因此得以緩解,改制之策重新再議,但讓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是,古文經學和新經的爭論卻因為鄭玄大師的病倒而再度掀起了高潮。

鄭玄大師年紀太大了,在長達一個月的辯議中,終於支撐不住,倒下了。

新經學派怒不可遏,向古文經學一派發起了猛烈反擊。

長公主天天去探視鄭玄大師,並請宮內醫匠數次會診,極力挽救鄭玄大師的生命。

丞相李瑋、大司馬徐榮也數次親臨太學,試圖化解雙方的矛盾,把這場逐漸失控的辯議解散了,但他們被憤怒的大儒諸生們趕了出來。李瑋甚至遭到了墨汁的“攻擊”,陷入了人海,城門校尉何林動用了兩百衛士才把他“搶”了出來。

四月二十八,鄭玄大師昏迷不醒。

新經學派的儒生們情緒失控。在當天的辯議上,竹簡象雨點一般砸向了太史令馬豐和其它七位大儒。馬豐頭破血流,其它七人也受了傷。郗慮本想勸阻儒生們,但遭受了池魚之災,也被打傷了。

大司馬徐榮急召太尉張燕、右衛將軍光祿勛趙雲、後將軍衛尉楊鳳、左將軍顏良、右將軍文醜商議京都戍防一事。鄭玄大師的時間不多了,他一旦逝去,儒士們極有可能控制不住情緒,做出一些過激之事。

“安全起見,還是乘夜包圍太學,強行驅散諸生儒士。”楊鳳冷笑道,“如果任由形勢發展下去,京都必有一場暴亂。現在太學裏聚集了幾萬人,一旦鬧起來,肯定要死人。”

“先把長公主送走。”顏良擔憂地說道,“長公主的安全最重要。”

“殿下拒絕離開。”趙雲苦笑道,“我們勸了好幾次了,但殿下不聽。她說要親自主持大師的喪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