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貳卷【亂世豪雄篇】第10章.問鼎中原 第57節(第2/4頁)

張遼的話還沒有說完,大堂上的將軍們便小聲議論起來。遙遠而神秘的巴蜀、漢中對於這些常年征戰在邊疆、河北、中原的將軍們來說,感覺非常陌生。

“明年,我們是不是打漢中?”何風興奮地問道。他的軍隊在關中駐防,不能參加洛陽大戰,這讓他一直郁郁不樂。

“這個……”張遼猶豫了片刻,皺眉說道,“這是朝廷對盡快平定天下所擬定的一個策略,主要是綜合考慮了很多因素,但未必馬上就打漢中。明年,大軍主力全部集中在洛陽,我們要先掃清洛陽的外圍打進八關,然後再展開攻堅。洛陽的堅固我們是知道的,朝廷之所以集結了二十八萬大軍攻打洛陽,就是考慮到了其攻擊的難度。這樣一來,我們在牽制戰場上的兵力就非常少。如今西疆局勢混亂,關中的兵力主要還是確保長安的安全,所以打漢中的時間應該是在攻占洛陽之後。”

“打下洛陽後,大軍應該順勢而下,打荊州、打江淮。”王當冷聲問道,“為什麽要突然分兵打漢中?難道叛軍放棄了荊州和江淮,都逃到巴蜀的深山老林裏去了?”

大堂上頓時一片哄笑。

鮮於輔站了起來,神情嚴峻,目光緩緩從眾將臉上一一掃過。大堂上霎時安靜下來。

“文遠,給他們解釋一下。”徐榮沖著張遼揮揮手,“打漢中的問題牽涉到朝廷平叛策略,應該解釋清楚,讓大家對朝廷的整個平叛部署有個全面認識。”

張遼點點頭,走到了懸掛在大堂一側的巨幅地圖前。

“幾位大人……”張遼指了指太尉楊彪、左車騎將軍鮮於輔、右車騎將軍徐榮、左衛將軍麴義、右衛將軍張燕等人,大聲說道,“在商討平叛策略的時候,首先考慮到了長安的安全。長安即將成為大漢的都城,天子、長公主和朝廷有可能在明年秋天進入京都。”

“但長安目前並不安全。”張遼手指地圖,“西疆的形勢大家都知道,我就不再說了。益州自從益州牧劉焉死後,局勢就不再穩定,這給袁紹和劉表奪取益州創造了機會。從袁紹主動和張魯聯姻這件事來看,袁紹在中原大戰失敗後,顯然看到了奪取益州對於抗擊我們的重要作用。袁紹敗走洛陽後,如果逃進益州,將給中興大業造成很大的危害。退一步說,就算袁紹敗亡於洛陽,但劉表、劉備呢?他們依舊可以逃進益州,對中興大業造成同樣的危害。”

“大家都知道,當年光武皇帝中興社稷的時候,公孫述在益州割據稱帝。公孫述只做了十二年皇帝,但光武皇帝卻打了他整整十年。很顯然,公孫述稱霸益州讓光武皇帝的中興大業受到了很大阻礙,其最直接的影響就是讓光武皇帝平定西疆的時間大大延長,讓關中飽受摧殘。

“我們可以假設一下,如果益州叛軍屢屢北上,不斷地攻擊關中和西涼,西疆如何穩定?西疆不能穩定,羌人反過來又威脅關中安全,這會讓益州叛軍更加頻繁地北上征伐。如此惡性循環,長安的安全如何保證?長安不穩,大軍主力就要西征,就要南下打益州,那麽朝廷哪裏還有財賦支撐荊州和江淮戰場?”張遼停了一下,看看堂上眾將,繼續說道,“所以,天子一旦宣布定都長安,我們的平叛策略就要做出巨大調整。打下洛陽後,大軍的主要征伐目標將是西疆,是益州。”

北疆諸將凝神細聽,一個個陷入沉思。

“定都長安是為了保證西疆、北疆的穩定。西疆、北疆穩定了,我們沒有後顧之憂了,才能揮師南下。定都洛陽讓我們距離西疆、北疆太遠,容易失去對西疆、北疆的控制。西疆、北疆亂了,平叛的難度之大可想而知。如果兩疆都亂了,而大軍又未能打過長江,平叛之事一拖再拖,朝廷極有可能被拖垮。到時不但中興大業毀於一旦,大漢更有可能出現南北對峙的局面。”張遼說道,“現在我們馬上就要定都長安了,但韓遂的死讓西疆形勢驟變,穩定西疆確保京都安全隨即成了朝廷最迫切的目標。”

“我們打完洛陽就要打西疆,那麽袁紹、劉表、劉備、曹操、孫權、周瑜等人就能得到喘息的時間。有了喘息時間,袁紹和劉表自然就會把目光投向益州,利用益州攻擊關中和西疆,從而把我們拖在關中和西疆,給他們扭轉不利形勢反敗為勝創造機會。”

張遼舉起手,用力拍在了地圖上,“這是一件很矛盾的事。我們不能不顧京都的安危,但又不能讓叛逆卷土重來,所以唯一的辦法就是立即打益州。”

“西疆和益州,先打哪一個對長安安全和中興大業最有利?這是幾位大人在商討平叛策略時考慮的第二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