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貳卷【亂世豪雄篇】第10章.問鼎中原 第15節(第3/5頁)

“江東的局面就這樣成了一盤死棋。公瑾要想生存,必須守住廬江,必須確保江東三郡的穩定,必須和我齊心協力。我死之後,為了確保江東三郡的穩定,公瑾就不得不全心全意幫助你。否則,江東丟失了,大家一起完蛋。”

“將來呢?將來怎麽辦?”孫權追問道。

孫策大概說累了,久久沒有說話。

“大哥……”

“將來是你的事,我只能幫你這麽多了。”孫策散開握住孫老夫人的手,輕輕摸了摸孫權的臉,“將來就是你的天下了。”

當天晚上,孫策逝去,時年二十六歲。

四月上,周瑜接到孫老夫人的急書,得知孫策傷重不治而亡後,即刻起程前往秣陵拜祭。

周瑜的部下連番勸阻。此刻江東局勢危急,孫權極有可能誅殺周瑜,但周瑜心意已決,執意前往秣陵。

孫權攜江東大吏於秣陵城外三十裏相迎。孫權一口一個兄長,極其恭敬。到了秣陵城下的時候,周瑜看到孫老夫人和吳景、孫靜等人親自出迎,激動得熱淚盈眶,拜伏於地,以母親稱之。孫老夫人抱著周瑜,想起死去的孫策,不禁悲由心生,放聲痛哭。

祭奠了孫策之後,周瑜和孫權等江東大吏商議了一下江東局勢,均覺得山雨欲來,形勢嚴峻。第二天一早,周瑜借口廬江戰局緊張,準備告辭。孫權和張昭、張纮等人極力挽留,但周瑜非常堅決。孫權無奈,只好陪他到內府辭別孫老夫人。

聽說周瑜要走,孫老夫人頓時淚如雨下,“公瑾為何要走?江東如此危急,難道你就不能留下來幫幫仲謀嗎?”

周瑜眼眶微紅,垂首不語。孫權乘機再勸,周瑜面有難色,“我已經說過了,只要我周瑜一口氣在,當保江東無虞,請老大人和仲謀放心。”

“公瑾,留下來吧,就算我求求你了。”孫老夫人抓著周瑜的手,哭著說道,“江東岌岌可危,但仲謀年紀輕輕,無力駕馭三郡,還請公瑾留下來鼎力相助。”

“不是我不願留下來,而是前線戰局太緊張了。”周瑜眼含淚水,無奈地說道,“伯符重傷逝去的消息一旦傳開,江北的曹操和袁耀,荊州的劉表,勢必乘機兩路夾攻。只要他們突破了長江天險,我就再也沒有辦法挽救危局了。”

孫老夫人搖搖頭,“公瑾既然決意要走,那就把江東三郡一起帶走吧。”

周瑜大吃一驚,慌忙跪倒在地,“母親大人,江東局勢極其嚴峻,唯一能保住江東的辦法就是死守長江天險,請母親大人以大局為重,不要逼我了。”

孫權這時也跪倒在孫老夫人身邊,手裏拿著孫策的印綬,畢恭畢敬地遞了上去,“母親大人,兒無能,無力承擔江東三郡之重任,請母親把江東三郡交給兄長吧。”

周瑜大駭,冷汗“唰”地冒了出來,渾身上下一陣顫抖。今天如果不留下來,這顆腦袋無論如何保不住了。

“公瑾,把江東三郡拿去吧。”孫老夫人手拿印綬,緩緩送到周瑜面前。

周瑜跪在地上,低頭望著冰冷的地面,連連苦笑,“母親大人,我聽你的,我留下來。”

“公瑾……”孫老夫人激動地一把摟住周瑜,泣不成聲,“兒啊……謝謝你……”

孫權召集江東大吏緊急議事。

聽說周瑜要留在秣陵,輔佐孫權穩定江東四郡,江東大吏頓時歡呼雀躍,心中的惶恐和憂愁霎時不翼而飛,籠罩在秣陵上空的陰霾立時煙消雲散。

孫策是討虜將軍,督領江東三郡。周瑜是建威中郎將兼領豫章郡太守。這兩人的官職都是天子下旨拜封的。孫權雖然跟著孫策打了不少仗,立了不少功,但到目前為止他不過是個校尉,也沒有朝廷的正式文書,說白了就是孫策私人部曲的一個統領。按照大漢律,他既沒有資格在孫策死後督領江東軍政,更無權拿著孫策的印綬指揮調度周瑜和各郡太守。如果要深究起來,孫權這種做法是誅殺九族的謀逆大罪。

現在江東三郡的人可以任意舉兵起事,理由十分充足。孫權有什麽資格主掌江東三郡?江東三郡是他孫家的私產嗎?無論依據大漢律,還是依據家族宗法,孫權都沒有資格督領江東三郡,也沒有資格繼承孫策的軍隊和財產。孫權現在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大漢叛逆,家族叛逆,人人得而誅之。

不過孫權很聰明,他不會做這麽愚蠢的事,成為眾矢之的,並讓江東三郡陷入戰亂的深淵。

按照大漢律,討虜將軍孫策死了,軍政大事應該由將軍府長史張昭代領。等朝廷新的任命下來了,張昭的代領職權才能移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