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貳卷【亂世豪雄篇】第9章.逐鹿中原 第19節(第2/5頁)

袁紹怒氣上湧,臉上的肌肉不由自主地抽搐了幾下。這個許子遠,給他三分臉,他就囂張至極,對你指手劃腳,什麽東西?袁紹真的很懷疑,坐在自己對面的這個人就是二十多年前和自己肝膽相照的奔走之友。當年為營救黨人結下的幾個生死之交,陸陸續續死得只剩下張邈和許攸了。張邈背叛了自己投奔了河北,而許攸因為得不到自己推心置腹的信任,和自己也越來越疏遠。許攸這幾年一直怨恨自己,但他卻從來沒有設身處地地好好想想,自己為什麽不願重用他。許攸這個脾氣過去還很收斂,自己也能忍受。但隨著年紀的增長,心中怨憤的淤積,他這個脾氣越來越惡劣,也越來越令人厭惡。

“哼……”袁紹強忍怒氣,重重地哼了一聲,“我老了,眼晴不行了,腦子也不行了,看不到你那麽遠,也想不到你那麽透徹。請子遠教教我?”

袁紹心裏的怨憤許攸何嘗不知,但他被這種口頭報復的快感所刺激,臉上的譏嘲之色更加濃厚,話說得也更加難聽了。“本初兄,人不服老不行。這幾年天下越來越混亂,形勢紛繁復雜,撲朔迷離,你總是感到力不從心,屢屢受制於人,你知道為什麽嗎?”

許攸指指他的胸膛。“因為你的心變了,所以……”許攸又指指他的腦袋,“你的才智被蒙蔽了,常常做出一些匪夷所思的舉動。比如在霸業未成的時候奢談什麽王業以致於人心惶惶,霸業不進反退。比如你違反人倫大禮,廢長立幼,以致於早早埋下兄弟鬩墻,霸業敗亡的禍患。”

袁紹的手顫抖起來。他極力克制著自己的憤怒,兩眼狠狠地瞪著洋洋得意侃侃而談的許攸,恨不得一拳打扁他的臉。

“這些事如果放到二十年前,你能做出今天這些匪夷所思的舉動嗎?不會,因為那時你年輕,你才華橫溢,你能清楚地看到事情的本原。但今天你老了,你被種種假象所欺騙,你不但老眼昏花,連腦子都開始糊塗了。”

袁紹怒極而笑,“子遠的話,如醍醐灌頂,謝謝,謝謝……”

許攸哈哈大笑,不再在這個話題上刺激袁紹,轉而說到正事。

中原大戰,關系到的不僅僅是曹操的安身立命之所,大人和劉表、劉備等人的生存危機,更關系到大漢社稷的存亡。所以大人一定要在這個關鍵時刻,高舉中興大旗,重新承擔起拯救社稷之責,而不要把目光僅僅局限在自己的所謂什麽霸業上面。大人的霸業和大漢社稷的安危比起來,孰輕孰重?大漢的社稷穩定了,大人得到的何止是霸業?何止是青史留名?

十年前,當大人離開洛陽遠赴冀州,振臂高呼討伐董卓之時,天下人莫不響應。但僅僅一年後,討董大軍便四分五裂,任由董卓禍亂社稷,把一個四百年的基業推向了敗亡的深淵。十年後的今天,當我們再次站在河南大地上,當我們再次傳檄天下聯軍討伐李弘時,我們是不是應該從十年前的失敗中吸取一點教訓?

十年前,討董大軍為何失敗?是董卓強大嗎?是李弘虎踞北疆威脅到我們的生存嗎?不是,是因為我們自己,是因為我們心中各種各樣的私欲,是因為我們沒有共同的信念,是因為我們象一盤散沙。當黃巾颶風從泰山呼嘯而來的時候,我們隨即煙消雲散,把拯救社稷的最好機會拱手葬送。

大漢十年的浩劫,禍根源自奸閹,源自外戚,源自西疆北疆武人,源自黃巾蟻賊,但也源自我們這些一直力圖拯救社稷而又一直未能如願以償的士人。

十年後的今天,我們終於等到了拯救社稷的第二個最好機會。

看今日天下,奸閹之禍已除,外戚之禍已除,西疆武人已成為灰燼,黃中蟻賊已日漸凋落。唯獨阻礙我們拯救社稷的敵人只有一個,那就是北疆的武人,北疆的豹子李弘。

河北只有三州,李弘只有二十萬大軍,而我們呢?我們有天子,有朝廷,有黃河以北的九州大地,有數十萬軍隊,我們為何不能擊敗李弘,重振大漢?原因很簡單,因為皇權衰落,朝廷形同虛設,州郡割據一方,一個龐大的有力的拳頭變成了張開的五指,力量驟降。一個指頭伸出去,豹子一口就能吃了,但一個拳頭打出去,豹子不但吃不下,還要被打掉門牙落荒而逃。

如何重振皇權?如何讓朝廷威臨州郡?如何把州郡的力量聚集到一起?過去大人做不到,但今天可以。當李弘統率十幾萬叛軍氣勢洶洶地殺進中原的時候,各地州郡面臨一個共同的敵人。沒有人可以憑自己的力量獨自擊敗他,大家只有把力量聚集到一起,才能挽救自己的生命,才能挽救傾覆在即的社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