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貳卷【亂世豪雄篇】第8章.箭在弦上 第11節(第3/6頁)

“在平定天下的這幾年,戰事頻繁,大軍征伐不斷,無論是長公主,還是大將軍,都希望有一個穩定、高效運轉的朝廷,而目前這種官制恰恰能做到這一點。”

“大將軍顯然不會反對這種官制,相反,為了早日平定天下穩定社稷,大將軍還會鼎力支持長公主實施這種官制。”

“長公主把皇權相權集於一身,又有了大將軍的支持,還有什麽國政不能順利地決策和實施?”

“等到天下平定了,社稷穩定了,這種權力高度集中,運行機制極為順暢的官制,會在恢復國力的過程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因此……”賈詡嘆了一口氣,無奈地說道,“外朝大權旁落是必然的。丞相、太尉和禦史大夫可能成為擺設,而九卿諸府可能淪落為尚書台的附屬機構。也許,再過十年、二十年,尚書台就是外朝了。”

“由於尚書台直接由皇帝控制,皇帝既主掌皇權,又控制相權,所以皇權和相權之爭不會再象現在這樣肆無忌憚,這樣激烈殘酷,而象丞相這種位高權重、集相權於一身,可能危及社稷的權臣,以後也很難出現了。”

“是不是也包括我這種大司馬大將軍?”李弘此刻對新官制已經有了全新的理解。聽到賈詡提到丞相而沒有提到大司馬大將軍,他馬上問了一句。

賈詡毫不掩飾地點了點頭。

“鬥來天子長大了,主政了。如果能繼續沿用這種官制,一直堅持下去,一定可以讓大漢繁榮昌盛。”

李弘沉思了很久,突然問道:“新官制既然可能讓外朝徹底丟失相權,蔡邕、崔烈這些老大人怎麽會看不出來?”

“只要有外朝,就有相權,當尚書台變成外朝的時候,相權就在尚書台。”

李弘立時意識到自己問得太幼稚了,面孔不禁一紅。

賈詡望著神色尷尬的李弘,笑著安慰道:“大將軍的思路還局限在老官制裏,所以一時還轉不過彎來。其實,這種官制根本沒有損害相權,只不過剝奪了很多上位者的權力,受損的只是當朝那些位高權重的公卿大臣而已。說句實話……”賈詡稍一思索,把後面的話又收了回去。

“賈大人,繼續說。”李弘催促道,“今天我們就算閑聊,話說到這裏為止,不要有什麽顧忌。”

賈詡猶豫了很久,這才緩緩說道:“說句實話,這個官制其實就是為你而設。”

李弘詫異了。

“大漢走到今天,要想重振社稷,只有靠大將軍和大將軍手裏的軍隊,但大將軍功勛蓋世、位高權重,無論是做大司馬大將軍,還是做丞相,都將危害到皇權的存在。”

“大漢皇權已經淪落到了極致,就算大將軍使出渾身解數也很難挽救。將來不是大將軍背叛自己的忠誠,而是這天下逼著大將軍背叛自己的忠誠,大將軍身不由己,將何以自處?”

“所以,長公主迫不及待地收回你的軍政大權,朝中大臣迫不及待地修改官制讓你出任丞相,其目的都是為了保護皇權。”

“單純地保護皇權很被動,天子年幼,長公主又是女流,隨著大將軍的威望越來越大,皇權根本不堪一擊。天才的長公主於是毅然選擇了以攻代守之策,果斷出擊,毫不猶豫地顛覆了舊日官制,把皇權、相權一把抓到了手中。當然……”賈詡看著李弘,臉上露出一絲暖昧的笑容,“長公主之所以敢這麽做,都是因為她和大將軍之間……”

李弘知道他的意思,只好報以苦笑,“賈大人,你開什麽玩笑?冀州大捷後,河北遭受重創,我要想保住河北,穩住河北,就必須妥協。長公主選擇的時機如此準確,難道是巧合?”

賈詡老臉一僵,有點不好意思地呵呵笑了兩下。

“對將來的事,我也很憂慮。我一條性命無所謂,但我後面還有許許多多追隨我征戰了十幾年的兄弟。我不能不為他們著想。”李弘無奈地嘆了一口氣,“光武皇帝只有一個,也許就是空前絕後地一個。他沒有殺死一個中興名臣,他讓所有中興大漢的有功之臣都得到了顯赫的功名和世世代代的富貴。我和我的兄弟們有這樣的運氣嗎?”

賈詡和傅幹等人相視無語。

“賈大人的話即使不說,我也能猜到長公主和朝中大臣們修改官制的目的。我之所以痛痛快快地交出軍政大權,也是想做一個名揚青史的忠臣,也是想讓自己和追隨我征戰天下的兄弟們有個好結局。”

“這個官制讓天子控制了皇權和相權,將來天下平定了,不管是長公主主政還是天子主政,我只要交出兵權,對他們就沒有威脅了。那時,我可以在外朝做個甩手的丞相或者太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