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貳卷【亂世豪雄篇】第8章.箭在弦上 第6節(第2/5頁)

為了重新挑起劉繇和笮融之間的戰火,讓他們在豫章互相征伐,我們不但要主動和劉繇議和,還要假意答應劉繇的所有條件。這樣,我們既能征調更多兵力北上攻打袁術,又能坐山觀虎鬥,借劉繇之刀殺死笮融,另外我們還能伺機拿下豫章。

周瑜這個計策得到了眾人一致贊賞。張昭那張矜持的臉上也露出了一絲難得的笑容。

解決了後顧之憂,然後就是派人北上議和曹操和劉備,向天子和朝廷獻請罪表。孫策趁著徐州兵力空虛之際攻打廣陵,和曹操、劉備結下了仇恨。這個北上議和之人如果選擇的不好,極有可能前功盡棄。

張昭椎薦了前會稽郡太守王朗。王朗是徐州名士,和徐州大吏陳登、縻竺、孫乾等人都是至交好友。由他北上議和,定能成功。另外,孫策剛剛打下會稽郡,而王朗在會稽郡有很大勢力。當孫策北上攻打袁術的時候,把這個人留在江東很不安全。

到豫章郡和劉繇議和之事,張昭推薦了好友廣陵人張纮。

九月底,當孫策、周瑜等人正在部署兵力,淮備渡河開始攻擊時,袁術的書信送到了秣陵。

冀州大戰,北征軍迫於袁術背叛不得不撤退的結局都在眾人預料之中,但撤退途中北征軍遭受的重大損失卻大大出乎眾人的預料。河北實力太強大了。

震撼之余,面對已經開始的中原大戰,眾人卻有種撲朔迷離難以揣測的感覺。袁紹會不會出面支持袁術?北疆軍會不會乘勢渡河南下?如果袁術得到了袁紹的支持,擊敗了曹操攻占了中原,天下形勢隨即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那時,孫策背叛的下場是什麽?孫策還能守得住江東嗎?

袁紹的態度決定了袁術的命運,決定了中原大戰的結局,同時也決定了江東眾豪的生死。

孫策感覺一把血淋淋的戰刀此時就舉在江東眾豪的頭上,稍有不慎,戰刀就會以雷霆之勢一擊而下,玉石俱焚。

孫策猶豫了。

張昭、周瑜、魯肅等人拿著袁術的書信,圍在地圖前商討局勢。

冀州大戰後,河北損失慘重,加上遼東有叛亂,短期內無力渡河南下。袁紹的實力依舊強大。曹操的三家聯盟遭受重創瀕臨破裂。袁術公開背叛已經成為眾矢之的。此時,中原大戰正好成為袁紹擊敗曹操和袁術,獨占中原的最好契機,袁紹幫助袁術擊敗曹操的可能性幾乎沒有。

袁紹如果占據中原,實力將強大到足夠對抗河北。那麽,無論孫策是否背叛袁術,最後都將成為袁紹打擊的對象。

既然袁紹不會幫助袁術,有心置袁術於死地,既然袁紹遲早都要把手伸向江東,那麽孫策攻擊袁術,占據揚州江北兩郡,等於幫助曹操保住了中原。曹操保住了中原,和袁紹形成鼎立之勢,孫策也就等於保住了江東,給江東的發展爭取了時間。另外,現在天子在曹操手上,幫曹操等於幫助大漢天子,從這一點看,攻擊袁術是正確的,孫策和江東將從這次攻擊中得到最大利益。

孫策攻擊袁術後,袁術將遭受重創,他要麽被曹操殺了,要麽投奔袁紹,但不管袁術做出何種選擇,孫策和袁閥之間的仇算是結下了。這樣一來,孫策只能和曹操、劉備緊緊捆在一起,曹操將再次重建三家聯盟以對抗袁紹。

有了中原的曹操、劉備做為後盾,孫策可以趁機大力發展江東,並迅速殺向荊州。

荊州劉表和袁紹一直都是堅實的同盟,打荊州,一則可以為孫堅報仇,二則可以拓展實力成就江東霸業,三則可以和曹操從東、南兩個方向威脅袁紹,四則可以以荊州為立足點,圖謀北上占據中原,以實現將來平定天下重振大漢的宏圖壯志。

張昭、周瑜等人的精辟分析給了孫策很大的信心,他考慮再三,終於下定了決心。

****

大漢國建興元年(公元197年)十月。

十月上,晉陽。

大將軍李弘到達龍山,都來迎接的是太常卿荀攸。

李弘親熱地和荀攸談笑著,心裏卻有點奇怪。按慣例,遠赴城外迎接自己回朝的應該是鮮於輔和李瑋,怎麽今天荀攸來了?自己離開晉陽半年多了,朝中很多事需要鮮於輔和李瑋先向自己通個氣,今天這是怎麽回事?

荀攸似乎知道李弘心中的疑惑。他和李弘寒暄兩句後,馬上解釋道:“大將軍在冀州大獲全勝,戰功彪炳,陛下、長公主和朝中大臣們為了感謝大將軍為大漢所做的一切,特意給大將軍準備了一個隆重的入城大禮。到時,陛下、長公主和朝中文武大臣,還有數十萬百姓將雲集晉陽城下,歡迎大將軍凱旋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