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貳卷【亂世豪雄篇】第8章.箭在弦上 第5節(第3/5頁)

這時孫策的軍隊已經擴展到三萬多人,於是孫策兵分兩路,一路由朱治、周瑜率領,向丹陽的西南部和豫章郡展開攻擊,和劉繇、華歆、太史慈等人激戰,一路由自己統率,繼續攻打吳郡、會稽郡。

今年年初。袁術要北上會合聯軍攻打河北。為了控制江東,他派其堂弟袁胤取代周尚出任丹陽太守。周尚是周瑜的叔父,身體不好,周瑜於是陪同叔父回到了壽春(今安徽壽縣)。袁術聽說周瑜小小年紀就和孫策一起征戰江東,對他很欣賞,想把他留在身邊。但周瑜以父親和叔父身體都不好為由,婉言拒絕了。袁術為他孝心所感,特意讓他出任距離家鄉很近的居巢(今安徽巢湖)縣縣長,這樣他既留住了周瑜,又照顧到了周瑜的孝心。

周瑜在居巢還沒有待上幾個月,就接到了孫策的書信。我在廣陵大敗,無法完成袁術交待的重任,形勢危急,請速來相助。

周瑜二話不說,馬上告別父母,帶上人馬渡江而來。

孫策和周瑜寒暄兩句後,正要說眼前之事,被周瑜搖手打斷了。“伯符兄,我給你介紹一個人……”

周瑜回頭招招手。一位二十多歲,身材魁梧,長臉濃眉的漢子大步走了過來。

“這位是魯肅魯子敬,我的兄長。”

魯肅恭敬地施了一禮。孫策一邊還禮,一邊客氣地笑道:“謝謝子敬兄前來相助。”

“伯符兄應該聽說過子敬兄。”周瑜笑道,“你還記得下邳國臨淮東城(今安徽定遠東南)的那位樂善好施的魯先生嗎?”

孫策驚喜地看看魯肅,“聽說過,聽說過,沒想到能在這裏看到子敬兄。”

魯肅是徐州下邳國東城人,繈褓中喪父,由祖母撫養成人。由於家道殷實,他常招聚少年,一起講兵習武。天下大亂後,魯肅不治家事,標賣土地,大散財物,賑濟窮弊,同時廣泛結士,在當地甚得民心。周瑜遊學江淮之際,聞魯肅仗義疏財、樂於施舍,特意登門拜訪。二人一見如故,相見恨晚,於水井邊暢飲交談,十分投機。前幾年徐、揚兩州爆發大水災,災民成千上萬,餓莩遍野。周瑜曾趕到臨淮向魯肅求助。魯肅當即答應。魯肅家當時有糧兩囤,每囤三千斛,魯肅毫不猶豫就給了周瑜一囤糧食,自此兩人成為莫逆之交。

“子敬兄不是被袁大人拜為東城長了嗎?怎麽到了這裏?”孫策突然想到什麽,非常吃驚地問道。

東城雖然隸屬於徐州下邳國,但因為東城就在九江郡的邊境,距離九江郡郡治陰陵不過六十裏,所以這裏一直被袁術控制著。魯肅在臨淮一帶名氣較大,袁術於是拜魯肅為東城縣縣長。

魯肅搖搖手,“不提也罷。袁術這個叛逆喪心病狂,倒行逆施,竟敢陰謀纂逆,壞我大漢。我已經不幹了。”

“不幹了?”孫策疑惑地看看周瑜,“你也不幹了?”

周瑜笑著點點頭,“子敬兄帶著家人離開東城時,東城的縣尉率軍追趕,結果被子敬兄箭箭穿盾,嚇得落荒而逃。”

“我到居巢找到公瑾老弟,問他是繼續為虎作倀滅絕漢祚,還是誅殺叛逆重振大漢?”魯肅指著周瑜說道,“公瑾老弟拍案而起,高聲叫道,我這條命就賣給大漢了。”

孫策想到自已的所作所為,面孔一紅,頓時羞愧地垂首不語。

“今天我們來,就是想問問伯符兄,你是怎麽打算的?”周瑜神情凝重地盯著孫策,一字一句地問道,“如果你想繼續幫助袁術,助紂為虐,秣陵城我就不進了。如果你願意和我們一起誅殺叛逆,重振大漢,我們兄弟就一起征戰天下。”

孫策沒有任何準備,他沒想到再次見到周瑜時,竟然面臨這種艱難抉擇。

廣陵大敗,孫策遭受重創,隨之而來的問題非常嚴峻。袁術如果逃回揚州,必定要嚴懲孫策,即使出於感情原因袁術願意留下孫策一條性命,但程普、韓當等人卻難逃一死。就算袁術大發善心,饒恕了程普等人的死罪,孫策、孫景、孫賁等宗室子弟和父親孫堅留下的一幫生死足弟將從此潦倒,再也休想踏足仕途。

尤為嚴重的是,如果曹操、袁紹、劉備等人打到揚州,打過長江。袁術也好,做為袁術的部下自己也好,都將死無葬身之地。

孫策不願意因為這一仗玷汙了父親的威名,不願意因為這一仗而讓心中的雄心壯志煙消雲散。當初他帶著數千人渡江南下,在江東浴血奮戰了數年。今天這一切,都是他流血流汗一刀一刀砍來的。他不願意把辛辛苦苦贏來的這一切拱手讓給袁術。

他不甘心,他一直在掙紮,他想過背叛袁術,想過固守江東和袁術對峙。但他無法預測中原的局勢,無法知道未來的天下形勢會不會把自己、把自己的宗族家人,還有數萬江東將士一起葬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