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貳卷【亂世豪雄篇】第8章.箭在弦上 第5節(第2/5頁)

縱容、默許袁術籌建皇統,並把消息送出去。劉表、劉備為了大漢社稷,必定出面斡旋。如此我們則在冬天之前把戰線穩定在定陶和昌邑一線的目的可以達到。

劉表、劉備出面斡旋的時候,大人沉默不言,自為一方,逼迫曹操放棄天子,把天子送到洛陽。

曹操到了這個時候,已經山窮水盡。他如果不放棄天子,轉眼就會敗亡。他如果放棄天子,我們在尊奉一個天子的前提下,可以任由他攻打袁術。袁術敗亡,曹操也精疲力竭了,然後我們就可以出兵中原。

此事的關鍵是要牢牢控制住袁術。我們慫恿袁術籌建皇統,但不能讓他真的再立新帝。皇統再建,中原局勢勢必失控。從袁術這個角度來說,他為了擺脫目前的困境。當然願意再立新帝,把我們都拖向混戰的深淵。為了防備袁術臨死反噬,我們必須要把袁術再立新帝的時間控制好。只要曹操把天子送到洛陽,袁術就是再立新帝也無法改變我們已經控制住中原局勢的事實了。

“大人通過中原各方勢力之間的皇統之爭,不費一兵一卒,不但為解決河內和關中危機贏得了足夠的時間,也為迅速攻占中原鋪平了道路。”田豐拱手說道,“如果大人同意,可立即著手安排此事。”

袁紹考慮良久,又和沮授等人仔細議定了細節。隨即書告正在陳留的許攸去面見曹操,派元圖(逢紀)去面見袁術。

“陳留方向的軍隊,是否立即渡河進入河內,阻擋北疆軍的攻擊?”袁紹的眼睛盯在地圖上的關中、關西上,“北疆軍攻擊河內受阻,李弘極有可能命令河東方向的北疆軍開始佯攻關中和關西,牽制我們的兵力,所以關西和洛陽兩地的軍隊不能征調。”

“陳留方向的軍隊一旦離開兗州,袁術就少了強有力的支持。如果曹操、劉備趁機攻克了定陶和昌邑,中原局勢就對我們非常不利。”郭圖勸阻道,“這支軍隊我看還是不要征調為好。”

“北疆軍雖然打贏了冀州大戰。但河北財力有限,十幾萬大軍連續奮戰四五個月,其消耗之大難以想象,短期內它根本不可能再度發動大規模的攻擊。”田豐說道,“現在遼東方向有胡人叛亂,北疆軍的顏良部又在攻打河內,年底之前李弘還有可能派兵攻打青州,所以河東方向的北疆軍即使要佯攻,規模也非常有限。我看,還是派洛陽的軍隊北上支援河內為好。”

田豐、郭圖的建議遭到了沮授、逢紀、辛評等人的反對。關中危機一觸即發。一旦關中出了問題,河東方向北疆軍馬上就會殺進關中。關西和洛陽的軍隊絕對不能動。

中原的軍隊不能動,洛陽的軍隊也不能動,袁紹有點左右為難了。

“河內有韓浩的一萬河內軍,韓瓊、朱靈、陶升的一萬五千河南軍,兩萬五千人人馬完全可以守住河內。”沮授拱手請命道,“下官願親自到河內坐鎮指揮。”

袁紹皺眉考慮一下,搖手說道:“你不要去了,還是讓公則(郭圖)去吧。”

****

九月下,揚州丹陽郡,秣陵城。

周瑜率三千人馬趕到了秣陵城。

孫策出城三十裏相迎。周瑜二十多歲,高大英俊,氣質儒雅。看到孫策後,他急忙下馬,“有勞伯符兄遠迎……”

孫策勉強笑笑,頗為激動地說道:“公瑾此時能來,我感激不盡啊……”

廣陵大敗後,孫策一度很消沉,但迫於形勢,他不得不想方設法度過難關。這個時候,他想到了周瑜。

周瑜出身世族高門,其家在揚州赫赫有名。堂詛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在本朝出任過太尉一職。堂祖父周景任豫州刺史時,前太伸陳蕃曾是他的別駕。穎川李膺、荀緄、杜密、沛國硃寓等黨人、名士皆為其從事,可見周家在當時聲望之隆。堂叔周忠隨同孝獻皇帝逃到了北疆,現就職於晉陽朝廷。周瑜自己的父親周異曾擔任過洛陽令,不過早年就賦閑歸家了。

周瑜與孫策是摯友。當年孫堅得袁術邀請,率兵由長沙北上討伐董卓,離開長沙前他曾把家小移居到舒縣。周瑜的父親周異有感於孫堅的忠義,一度讓出路南的大宅院供孫家居住,兩家有無通共。孫策和周瑜同歲,兩人交往甚密,如同兄弟。

三年前,孫策奉命南渡長江攻擊劉繇時,兵力不足,曾向周瑜求援。周瑜帶著三百私兵趕到歷陽(今安徽和縣西北)與其會合。兄弟二人協手作戰,先克橫江、當利,接著揮師渡江,進攻秣陵,打敗了笮融、薛禮,轉而攻占湖孰(今江蘇江寧湖熟鎮)、江乘,進入曲阿(今江蘇丹陽),逼走了劉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