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貳卷【亂世豪雄篇】第7章.風雷激蕩 第8節(第2/5頁)

袁術派自己的兒子親自趕到河北獻策,正是為了讓我們主動讓開黃河天險,把叛軍放到冀州。袁術之所以有把握大將軍會答應他,正是因為袁術的這背後一擊,可以讓河北以最小的代價贏得這場大戰的勝利。

司馬懿的推測得到了眾人的一致認同,但這裏有幾個關鍵問題,卻讓眾人非常費解。

一是袁紹絕不會幫助袁術和自己形成鼎立之勢。叛逆們攻擊河北的目的是一致的,那就是消耗河北和其它勢力的實力,給自己的發展爭取時間。在這個前提下,袁紹的最終目的可能是利用袁術的倒戈一擊,讓曹操的三家聯盟和袁術混戰,然後他再把中原一口吞了。如此一來,他不但可以控制皇統,還能以強大的實力和河北形成對峙。

袁紹的這種心思,袁術不可能不知道,那麽袁術為什麽還要跳進這個圈套呢?

二是河北既然知道了袁術的計策,完全可以立即把這個計策透漏給曹操的三家聯盟,這樣河北不但可以避免這一場大戰,還能把袁術送進絕境,讓中原戰火紛飛。此刻河北只要牽制住袁紹,任由曹操和劉備痛擊袁術,袁術恐怕只有逃亡江東了。

難道袁術知道河北此仗的目的不是擊退叛軍,而是意在摧毀三足鼎立之勢,絕不會放棄這一戰?既然如此,他用什麽辦法才能讓自己的大軍避免進入冀州戰場?難道就憑江東戰場就能打消曹操和劉備對他的戒備?

其三,曹操集三家實力重建了皇統,占據了主動,狠狠打擊了袁紹。在這種情況下,他不力圖穩定三足鼎立之勢,反而積極聯合袁氏兄弟出兵攻打河北,其用意絕不簡單。田疇等人認為,曹操劍鋒所指,可能不是河北,而是袁術。如果曹操的最終目標是袁術,那麽這就是一個極佳的以攻代守之策。他一方面可以利用此仗重創袁紹,一方面可以堂而皇之地消滅袁術,迅速鞏固三足鼎立之勢。

如果曹操計中有計,那我們是不是應該將計就計,把叛軍放進冀州?

由此引出第四個疑問,這一切是不是叛軍的詭計?如果是叛軍詭計,河北就要承受重大壓力。

偏帳內燭火通明,李弘和自己的六位下屬徹夜不眠,繼續商討。

袁耀是袁術嫡出的唯一長子,以袁術的個性,他不會為了別人的利益而損失自己的兒子。這種事他無論如何也不會幹。所以袁術之策還是可信的。

叛逆們之間矛盾重重,即使有十幾萬大軍,也很難上下齊心形成巨大戰鬥力。把他們放進冀州,分散他們的兵力,相機予以殲滅,未嘗不是一個好辦法。

北疆軍在冀州作戰,不但占據了天時地利人和,更能節約大量人力物力,另外也正好滿足了冀州軍將領的心願,可以充分激發將士們的士氣,力求以靈活多變的戰策重創叛軍。相反,叛軍因為戰線拉長,無論是指揮還是糧草運輸,都遇到了很大困難,敵我雙方的力量對比會隨著戰爭時間的延續而發生變化。我們打中原,如同張開的五指撞上一只鐵拳,但現在叛軍打冀州,我們就是鐵拳,而叛軍卻變成了張開的五指。相對而言,我們戰勝敵人的把握更大。

過去,我們一直把眼睛盯在中原,想把戰火燒到中原去,唯恐冀州受損。其實,在中原作戰,我們付出的代價同樣很大,無論是兵力折損還是財賦消耗,都非常大。而且,我們還未能掌握戰場主動權,以確保自己達到戰爭目的。

把叛軍放進冀州後,我們完全掌握了戰場主動權,我們可以選擇合適的目標予以攻擊和殲滅,以確保擊敗敵人,摧毀三足鼎立之格局。

大戰即將開始之際,突然把整個攻擊策略完全改變,由外線作戰轉為內線作戰,這是兵家大忌。

大將軍李弘、尚書右仆射田疇和兩府長史余鵬顯得非常猶豫。陳群、袁渙和司馬懿雖然去年曾跟隨大將軍出戰大漠,但參加這種幾十萬人的大戰,他們還是破天荒頭一次,心裏一點底也沒有,坐在那裏一句話也不敢說。

“冀州有邯鄲七座軍大營七萬大軍,北軍有四萬人馬,從塞外南下的鐵騎有三萬五千騎,我們總共有兵力十四萬五千人。”余鵬開始扳手指頭算帳,“如果大軍渡河南下,前後需要征調民夫大約七十萬到八十萬人,也就是說,這場大戰約有一百萬人需要消耗錢糧。”

去年大將軍征戰大漠,牛羊和草料都是由匈奴人、鮮卑人、烏丸人等胡族諸部提供的,這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朝廷財賦負擔。另外,自從朝廷實施新兵制後,除了虎賁羽林和南北兩軍外,其余十八座軍大營的士卒都不再發放軍餉。新的田制和賦稅制度實施後,各郡縣府衙的日常開支和官吏們的俸祿也由他們自己解決。這三個改制給朝廷節省了大量的財賦。正因為如此,我們今年才打得起這一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