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貳卷【亂世豪雄篇】第6章.成事在天 第11節(第3/3頁)

李弘嚇了一跳,“崔大人,你沒有開玩笑吧?這辦法真的有用?”

“是的,大將軍。真的有用。”蔡邕高興地笑道,“雖然你說得很簡單,還需要經過一段時間地商討,需要仔細修改官制、兵制、土地制度和賦稅制度。但情況的確如你所說,只要有土地,有人口,我們就能解決財賦緊缺問題,軍隊數量不足問題,就能平定天下,中興大漢。”

張溫滿臉笑容,上上下下打量了李弘一眼。“我怎麽看你,你都還是西疆戰場上那個戰無不勝的悍將,怎麽突然變成治國能臣了?”

李弘臉一紅,連連躬身,“大人笑話了。我肚子裏有多少貨,你還不知道?”

“那你怎麽想到這個主意的?”馬日磾頗為驚訝地問道,“有高人指點嗎?”

“不是高人,是幾個屯田老兵。”李弘滿臉敬意地說道,“攻打洛陽的時候,因為連續下雨,大家都待在軍帳裏閑聊。有天我去巡營,幾個屯田老兵說他們想家了。我說,打完仗了,我就讓你們回家看看。幾個老兵很高興,說他們心裏有個最大願望,那就是能有一塊地,能在不打仗的時候,和家裏人一起耕田勞作,能抱著自己婆娘孩子過幾天高興日子。當兵嘛,總有死在戰場上的一天,但如果不打仗的時候就能回家,就能和家人在一起,那該是多麽幸福的一件事。”

李弘嘆了一口氣,接著說道:“回到大帳,我輾轉難眠,於是想了這麽個主意。不打仗的時候,北疆軍除了保持一定數量的鐵騎和駐防軍隊外,其余士卒由各曲軍候統率,回到固定的地方,和家人一起耕田。打仗的時候,接到軍令就上戰場,為國效命。”

“這些士卒不同於普通百姓,他們另外編籍,另行登記造冊。他們的田地比別人多,他們不用上繳賦稅,不用服徭役,收成都是他們自己的,但他們世世代代都是我大漢士卒。他們死了,他們的後代長大了必須上戰場。”

趙岐連連拍手,大聲贊道:“百姓才是我大漢社稷的真正根基啊。大將軍,日後你可要好好謝謝這些屯田兵,正是他們和他們心裏的願望,幫助大漢走向了中興之路。”

“土地不夠怎麽辦?”馬日磾問到了一個要害問題。河北人口過多,土地已經不足分配。

“從各地門閥世族和富豪手中強行購買。”李弘毫不猶豫地說道。

“強行購買?”崔烈的眉頭皺了起來,“這恐怕會和‘計口授田’制互相沖突,激化府衙和門閥之間的矛盾。這對河北穩定非常不利。”

“這是什麽時候?這是大漢生死存亡的時候。”李弘厲聲說道,“是大漢的利益大,還是他們這些門閥世族的利益大?”

“大將軍,我看這樣吧。”張溫笑道:“告訴那些門閥世族,等我們打下了中原,就讓他們以最低的價格購買最好的土地。至於這幾年他們所受的損失,我們可以折成錢財,等到將來他們購買土地的時候予以沖抵。”

“哼……”李弘不滿地冷笑了一聲,“那將來,我豈不是要白白送給他們許多土地?”

“大將軍,將來把袁紹、曹操這些叛逆殺了,你知道能收回多少土地嗎?”崔烈顯然很贊同張溫的建議,他拍拍李弘的後背,笑著說道,“袁閥家大業大,他們家的土地加在一起,遠遠超過河北門閥賣給我們的土地。你就不要這麽小氣了,需要人家幫忙的時候,該大方一點就要大方一點,這對我們有好處。”

“恐怕對你的好處也不少吧?”蔡邕嘲諷道,“你們崔家可是冀州第一門閥,將來……”

“好……好……”崔烈急忙搖手打斷了蔡邕的話,“現在是議事時間,莫談私事,莫談私事。”

眾人大笑。

****

七月下,關中,新豐城。

皇甫鴻借來的糧食,首先供應給天子和朝中一幫大臣,然後是他自己的士卒,最後才給張濟、王方、楊奉等人的軍隊。

有一天,雙方士卒為了糧食,大打出手。皇甫鴻大怒,把帶頭搶糧的十幾個士卒給殺了。張濟、王方很生氣,他們暗中慫恿胡才、李樂到天子營去搶。

白波黃巾軍大概餓極了,不但搶糧,連宮女都搶。皇甫鴻帶著親衛騎殺進了天子營,李樂、韓暹、胡才也不示弱,和皇甫鴻大打出手,長箭滿天飛,新豐城大亂。

張濟、王方趁機攻打皇甫鴻,把皇甫鴻趕出了城。皇甫鴻雖然都氣瘋了,但他還有理智,知道不能上了袁紹的當。

在這危急時刻,太尉楊彪帶著糧食和軍械回到了新豐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