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貳卷【亂世豪雄篇】第4章.破釜沉舟 第24節(第3/5頁)

公孫瓚言聽計從。

十一月中,姜舞、穆斯塔法率鐵騎由巨馬水上遊的道國城方向悄悄渡河。一夜之間急馳一百多裏,偷襲幽州軍後營。

麴義趁機指揮大軍殺過巨馬水,兩軍前後夾擊,幽州軍遭受重創,狼狽撤回涿城。

北疆軍隨即包圍涿城。

趙雲率鐵騎和公孫瓚打了一仗,公孫瓚不敵,退過聖水河。趙雲指揮鐵騎沿聖水河西岸駐防,切斷了涿城守軍的糧草支援。涿城成了一座孤城,涿郡被北疆軍控制。

麴義命令各部圍而不攻,督促城內守軍投降。大軍主力陳兵於聖水河,做出攻擊薊城的姿態。

麴義急書大將軍李弘。大軍經一個月奮戰,順利到達聖木河,完成了占據涿郡的目標。是否繼續攻打薊城,請大將軍明示。

****

十一月中,邯鄲。

經學大師鄭玄輾轉數百裏,順利到達邯鄲。邯鄲為之轟動。

長公主率大將軍李弘、老臣張溫、馬日磾等人迎出邯鄲城外三十裏。

鄭玄又高又瘦,發須皆白,皺紋密布的臉上顴骨高聳,眼窩深陷,一雙眼睛炯炯有神,精神矍鑠。

襄楷大師最先迎了上去。他和鄭玄、荀爽是幾十年的摯交密友。如今荀爽已經作古,駕鶴仙去了,三位好友只剩下了兩位,想起來讓人非常感慨。兩人雙手相握,搖晃了半天,誰都沒說話。

蔡邕這時也大步走了過來。當年他在江東避禍的時候,常常往返於北海和江東之間。每到北海,他必到不其城的南山拜訪鄭玄,兩人因此也算是莫逆之交。

“康成兄,一向可好?”

鄭玄眼含淚花,連連搖頭,“我能活下來,已是天幸了。今天能在這裏看到公矩兄、伯喈老弟,當真像是做夢一樣,死了也瞑目了。子幹呢?子幹可好?”

襄楷和蔡邕臉色一黯,神情悲戚。

“康成兄,你來得還算及時。”蔡邕慘然低嘆,“子幹不行了,你還能見他最後一面。”

鄭玄眼眶一紅,仰首長嘆,“十年不見,沒想到再見之時,竟是永決之日,子幹,子幹啊……”

這時趙岐、張臶、胡昭、張溫、崔烈、馬日磾等諸多大儒先後上來問候。

“子明(張臶)、孔明(胡昭),你們也在這?”鄭玄難以置信地指著胡昭說道,“孔明,你怎麽到了邯鄲?也是來避禍嗎?”

“穎川幾乎給董卓毀了,我沒地方可去,只好到子明老弟這裏來躲躲。”胡昭大約六十歲左右,白發童顏,長髯飄飄,“當初司馬徽曾邀我南下荊州,但我不習慣南方氣候,沒有去。幸好我沒去,否則我此生恐怕再也見不到康成兄了。我這把年紀,還能活幾年?”

鄭玄連連點頭,接著他拉住馬日磾的手,非常遺憾地說道:“翁叔,自從黃巾禍亂天下後,我就再也沒到關中給老師掃過墓,老師一定怪罪我了。”

馬日磾臉色黯然,心裏隱隱作痛。關中如今戰亂叠起,自己連祖宗陵墓都不能保全,十分慚愧。

鄭玄和陳紀、楊奇等諸多好友一一打過招呼後,在眾人的簇擁下,拜見長公主。

長公主執弟子之禮,先行拜見。鄭玄大驚,連道不敢,不顧長公主的極力阻止,恭恭敬敬地給長公主行了大禮。

“康成兄,這位就是大司馬、大將軍、晉陽侯。”襄楷指著李弘介紹道,“你、我和諸位老友能再次相聚於邯鄲,都拜這位大將軍所賜。”

李弘極其恭敬地以弟子之禮拜見鄭玄。

鄭玄急忙還禮,眼睛裏盡是驚疑之色,“大將軍比我想象的還要年輕。在徐州的時候,陶大人屢屢提到你,對你贊不絕口。今日一見,果然……陶大人說,你披散著一頭長發,非常顯眼,一眼就能認出來,果然如此。”

李弘不好意思地笑笑,再次躬身施禮。鄭玄這次沒還禮了。

趙岐拍拍李弘的後背,示意他不要再誠惶誠恐地行禮了,接著他笑著對鄭玄道:“康成老弟。當年你受大將軍何進之邀到洛陽,待了一天就跑了,這次受長公主之邀到邯鄲,你不會故伎重演。明天早上就走人吧?”

鄭玄苦笑,“邠卿兄,這次不走了,不走了。”

盧植病情越來越重,常常昏迷不醒。他自知時日無多,只要能支撐,他就口述一些經學和國策方面的心得讓弟子記錄。

長公主、李弘、張溫等人天天來探視,盼望著他能好起來。

今天鄭玄的到來,突然刺激了盧植,他竟然奇跡般地坐了起來,和諸多碩儒追憶往昔的情誼,探討今日的時事,非常興奮。

李弘趁著眾人談興正酣的時候,悄悄走出大帳,找到了黃達。最近一段時間,盧植的生命隨時可能逝去。李弘非常擔心,特意讓黃達日夜伺侯在盧植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