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貳卷【亂世豪雄篇】第4章.破釜沉舟 第18節(第4/4頁)

李弘和眾大臣聞訊,大驚失色,急忙命令楊鳳停止殺戮,但這十萬火急的軍令送到樂成時,被殺的人都已被埋到亂墳崗裏了。

冀州的門閥富豪怨聲載道,怒不可遏。邯鄲行轅內的大臣們也憤怒了。這些黃巾出身的將領就是賊,一千多條人命象草芥一樣被他們轉眼殺了個幹凈,這樣不聽軍令,無法無天,如何得了?

楊鳳這血腥一殺,卻有個意想不到的好處。幾乎是在十天之內,所有被關押的門閥富豪都把超額土地上繳府衙了,就連本來已經還清田賦的門閥富豪也不例外。不要了,這土地成了滅族的禍害,誰還敢要?

李弘心裏樂滋滋的,但臉上卻是殺氣沖天。

楊鳳、李堯、楊震和十二名軍司馬全部被罷去軍職,遣送到河套屯田戍邊。

就在這時,侍中荀攸攜帶天子聖旨,千裏迢迢趕到邯鄲。

天子同意長公主、大將軍和諸多大臣的奏請,捐出河間國、魏郡、甘陵國等地的田產和宅院,以安置冀州流民。

天子再下一道聖旨,同意大將軍奏請,準許大將軍在冀州清查地地,凡田產超出大漢律規定的,一律抄沒,拒不上繳的,誅族。

李弘看到這聖旨有些哭笑不得。長安朝廷的人狠啊,竟然想出這種法子害自己。我把冀州門閥富豪殺了,我還能在冀州立足嗎?不過現在無所謂了,楊鳳已經把冀州殺了個血流成河,長安朝廷的目的已經達到了。如今冀州的門閥富豪們對自己恨之入骨,誰要是想叛亂,那就給他叛吧,只能以殺止殺了。文的不行,只能來武的了。

但這道聖旨也有個好處,它幫助李弘解決了一個難題。有了這道聖旨,楊鳳和他的手下基本上也就無罪了,不用再到河套去屯田避禍了。李弘隨即打算讓楊鳳帶著他的一幫手下趕到河東,把顏良、張郃、高覽、高順等人調換到冀州戰場。

荀攸又拿出了第三道聖旨,天子拜封長公主領案行使者之職,巡檄監察各州郡,並督導各州郡準時向朝廷上繳賦稅。

李弘略顯驚愣,旋即明白了長安朝廷的意圖。

長安朝廷根本不想讓長公主回去。長公主帶著一幫臣僚回去,對長安來說,其實十分危險。假如長公主和李弘事先謀劃好了勤王的計策,雙方裏應外合,長安極有可能失陷。但不讓長公主回去又實在無法向天子交待,於是就有了這麽個主意。既然不能讓長公主回長安,那就找點搪塞天子的理由。什麽理由呢?巡檄監察州郡,督促李弘向國庫上繳賦稅。這個理由充分,同時還能利用長公主的尊貴身份牽制和掣肘李弘。放著長公主不用,實在太浪費了。

李弘高興地笑了起來。長公主能留在冀州,正好替自己解決了一個天大的難題。

老天有眼,先帝顯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