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貳卷【亂世豪雄篇】第4章.破釜沉舟 第18節(第3/4頁)

書告各州郡大吏,詳細解說長安二次兵變的始末。天子之所以被再度挾持,司徒王允大人等朝中大臣之所以被叛軍殺害,都是因為李弘早有篡逆之意。這一切,其實都是李弘蓄意而為之。他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篡奪大漢社稷。李弘是繼董卓之後,本朝最大的逆賊,人人得而誅之。

遣派多名武技高超之士,攜帶密信,日夜兼程往幽州而去。一封信給太傅劉虞大人,詳告李弘篡逆之事實,懇求他發兵討伐。一封信給公孫瓚,詳告他關東之事,願意和他和解,南北共擊李弘。

派人秘密由武關進入關中,聯系潛伏在關中的諸多門生故吏,告訴他們自己有西上勤王之意,請他們在適當時候發動兵變,以策應自己攻打關中。

急書兗州曹操、徐州陶謙、泰山子劭等州郡大吏,迫於李弘即將南渡黃河的壓力,還是請諸位大人盡快向青州黃巾軍發動攻擊,把黃巾軍和流民盡可能趕到冀州。為此,袁紹還特意懇求曹操暫時放棄東郡境內的黃河諸多渡口,任由黃巾軍和流民北上。

另外,袁紹還請兗州各郡大吏聯名書信於李弘,拒絕承認長安朝廷派到兗州的刺史金尚,並懇請李弘從大局出發,不要護送金尚入境,以免雙方發生沖突,致使黃巾軍趁機反攻,讓兗州百姓陷入更加深重的苦難。

命令河內張揚,整頓兵馬,立即攻擊黑山黃巾軍殘部,把黑山黃巾軍向並州上黨和冀州魏郡方向驅趕。

這些命令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讓天下人都知道李弘正在陰謀篡奪社稷,李弘是大漢最大的叛逆。袁紹希望能鼓動和聯合各地州郡力量圍攻李弘,阻止李弘南下的腳步,打擊和遲滯李弘實力的發展。

袁紹還親自給李弘寫了一份書信。首先恭喜大人被拜升為大司馬、大將軍,參隸尚書事執掌國事,其次是感謝大人在攻陷鄴城後,沒有虐待和殺害我的家人,我的部屬,還有他們的家眷。我袁紹有生之日,定當報答大人這份恩情。然後袁紹說到了當今天下形勢。從大人征服大漠歸來後,我們就是對手,今董卓死了,我們依舊還是對手,難道我們之間,當真有什麽血海仇恨?當年西涼翼城大戰的時候,我曾追隨大人浴血奮戰,至今想起來,還是讓人熱血沸騰。大人是我大漢的英雄,即使大人變成了要傾覆我大漢社稷的叛逆,大人在我的心目中,也依然是我最為崇拜和景仰的英雄。我希望自己這一生中,能象大人一樣,建下萬世功勛。我希望自己能擊敗大人,中興大漢。我十分急切地盼望著,立即和大人決戰沙場。

****

冀州,邯鄲,大將軍行轅。

大將軍在冀州各郡強行實施土地清理之策,數百戶冀州門閥世族富豪被牽扯其中,大約有一半門閥富豪因為抗命被抓,還有一半因為無法立即繳齊拖欠田賦被抓,只有幾十戶門閥富豪因為家財豐厚,這幾年又沒有遭到戰火的洗劫,勉強度過了難關。

冀州隨即掀起了軒然大波。

河間國、渤海郡兩地的門閥富豪全部被抓。原因很簡單,他們剛剛被公孫瓚洗劫一空,接著又遇到了這場風暴,算是倒黴透頂。這些人聯名上書,並派了代表前來向大將軍求情,“大將軍,你總要給我們一條活路吧。現在就算你把我們殺了,我們也還不起那麽多田賦啊。”

李弘絲毫不留情面。“按律,你們欺瞞府衙,偷漏田賦,應該誅殺九族。不殺你們,我已經很給面子了。繳不起田賦,拿土地來抵。”

門閥富豪們逃又逃不掉,繳又繳不起,叫他們拿土地抵債,他們又舍不得。這些人想請托張溫、崔烈等諸多大臣給他們求情,但張溫等人躲在行轅內,不敢露頭。熟人太多,照顧不過來。

隨著青州軍在兗州壽張大敗,冀州迎來了一個流民北上的高潮。

李弘急了,立即下令,強行沒收土地。敢阻撓者,以謀反罪論處,誅殺全家。

最倒黴的還是河間國和渤海郡的門閥富豪。

楊鳳接到李弘軍令,當天就殺了十二戶富豪。李弘在軍令中特意交待,先動富豪,那些門閥世族暫時不要動,而且盡可能不要殺人。但楊鳳哪裏管這些,先殺了再說。兩百多條人命就這樣沒了。

此事在冀州引起了恐慌。渤海郡的幾個大門閥都養有門客和莊丁,這些人擔心自己主人被殺,隨即組織起來劫牢。

楊鳳這下火了,一口氣把關在牢獄內的十四戶門閥富豪一起砍了,連同他們的家眷,五百多人,殺了個一幹二凈。楊鳳猶不解氣,命令李堯、楊震帶著親衛騎,直接沖到河間國的樂成,把關在牢內的河間國十七戶門閥富豪也殺了。冀州一時間血雨腥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