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貳卷【亂世豪雄篇】第4章.破釜沉舟 第14節(第6/7頁)

“有點什麽?”李弘不高興地問道。

“有點過激了。”丁立毫不畏懼地大聲說道,“大將軍必須正視現實,不能想怎麽樣就怎麽樣。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沉疴舊疾,不是一天就能治好的。”

“你沒有看到路上的死屍嗎?”李弘指著行轅外,厲聲說道,“我如果再不把這養了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膿胞一刀挖了,這些人會死的。我依據大漢律行事,有什麽錯?我這也叫嚴刑峻法嗎?”

“仲淵不同意,羽行不同意,你們不同意,上上下下都不同意,但你知道有多少人同意我這麽幹嗎?”李弘猛地甩動長發,怒聲說道,“子烈同意,飛燕同意,北疆幾位將軍都同意,還有這遍布冀州的流民,他們也同意。我決定了,立即開始清理冀州土地,從魏郡、甘陵國、安平國開始。”

鄭演張張嘴,想說什麽,但還是把話咽了回去。丁立搖搖頭,無奈地說道:“大將軍,你這樣做,冀州上上下下的府衙馬上就會癱瘓。冀州諸府數千官吏,有幾個和門閥世家富豪沒有關系?大將軍……”

李弘憤怒地一揮手,大步向中軍大帳走去。

馬日磾、崔烈、袁滂、陳紀、黃嶽、馬豐等人對李弘的固執很無奈。

“大將軍,長公主很快就要到冀州了,你就不能再等等?”崔烈近乎哀求了,“凡是都不能太急。有時候,做些適當的犧牲是必要的。這些流民如果沒有大將軍,他們會死得更多……”

“不能再等了,我沒有時間,距離十月秋種只有三個月了。”李弘搖頭道,“在九月底之前,我至少要保證一半的流民有地耕種,否則,冀州的形勢將不可收拾。”

“大將軍,渤海郡和河間國的門閥富豪們剛剛被公孫瓚洗劫一空,你現在又搶他們的土地,這不是把他們往死路上逼嗎?”馬日磾生氣地說道,“大將軍,急則生禍,事情要慢慢來,飯要一口一口吃。”

“當初如果不是這些人把百姓往死路上逼,他們怎麽會有今日之禍。”李弘冷笑,“死了活該。”接著他擡頭看看馬日磾,從懷裏掏出一份書信,“太傅大人來書了,他希望老大人去一趟幽州。”

馬日磾疑惑地接過書信,“公孫瓚還在龍湊?”

“還在。”李弘說道,“接到太傅大人的書信後,我讓張燕和麴義停止了攻擊。”

“大將軍同意言和?”袁滂問道。

“太傅大人肯定有這個意思,否則,他不會給我來信。”李弘苦笑道,“我也不希望打,能不打最好。我不願意看到戰火蔓延到幽州。”

馬日磾看完書信,對袁滂說道:“你和我一起去吧。這裏的事交給崔大人。”

崔烈點點頭,然後瞪著李弘問道:“大將軍這個時候停下戰事,是想抽調軍隊到各地清理土地吧?”

李弘沉默不語。

崔烈嘆了一口氣,從案幾上拿起一卷書簡遞給李弘,“算了,隨你吧。這是第一批名單,先抓大的,成效顯著,可以立即拿到土地。”

李弘眼裏露出一絲喜色,急忙伸手拿過竹簡,展開細看。

“崔大人,這裏有你家的親戚嗎?”

“你想整死我啊。”崔烈氣得大聲罵道,“這裏沒有我家的親戚,你放心抓吧。”

“是嗎?”李弘嘴角掀起一絲怪笑,指著竹簡上排在前面的幾個人說道,“我看這名單有問題。這幾位都是冀州大名士,而且還都是研習今文經學的大儒。”

崔烈和馬日磾互相看了一眼,神色尷尬。

“這是審配審大人的父親。”李弘指指竹簡,用征詢的目光看著崔烈,“你看,這能不能放到下一批……”

“不行。”崔烈斷然拒絕,“這是個打擊今文經學地位的絕好機會,不能錯過。我們早就說過,拯救社稷只是振興大漢的第一步。要想重振社稷,關鍵還要看改制能否成功,而改制能否成功的關鍵是要確立古文經學在官學上的絕對地位。去年晉陽官學改制失敗的原因,難道大將軍已經忘記了。”

李弘迅速卷起竹簡,微微笑道:“我沒有忘,現在我很擔心一件事。”

“什麽事?”崔烈略顯緊張地問道。

“我擔心這事要是讓楊奇大人知道了,他會找你拼命的。”

崔烈嚇了一跳,神情緊張地看看大帳門口,“我不怕他找我拼命。”

****

大漢國初平三年(公元192年)七月。

七月上,長公主和張溫、趙岐等諸位老大人趕到邯鄲,同行的還有小雨和風雪。李弘看到兩位夫人,非常高興,連聲感謝長公主的恩寵。長公主又長大了,更漂亮了,看著李弘的眼神也與眾不同,但李弘卻絲毫沒有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