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貳卷【亂世豪雄篇】第3章.狂風暴雨 第3節(第3/4頁)

張燕似乎有點心虛,對自己提出的建議沒有做出更詳細地解釋。他靜靜地坐在一邊,等待著李弘的回答。

李弘沉默良久,他覺得還是解釋清楚為好。張燕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事情有輕重,個人事情不能帶到這種事關社稷振興的大事裏。

李弘隨即把聯合公孫瓚誅殺袁紹,抵禦黃巾軍北上的後果做了一番分析。所有勢力都強大了,唯獨朝廷和北疆陷入了困境。“如果將來董卓、袁術和公孫瓚聯手攻打北疆,我們怎麽辦?誰來幫助我們?青州的黃巾軍會幫助我們嗎?”

李弘拍拍張燕的肩膀,鄭重地說道:“社稷穩定了,中興了,大漢強大了,百姓才能過上安寧富足的日子。現在任何一方勢力的強大,都意味著更多的戰亂、貧窮和死亡,都會給朝廷振興大業造成巨大的阻力。飛燕兄,這也是‘舍小利而顧大利’的事,難道你不理解?”

張燕輕輕嘆了一口氣。

當他看到李弘披散著頭發的時候,就已經預料到自己的提議會遭到拒絕。李弘殺機已動,心意已決。公孫瓚也好,袁紹也好,黃巾軍也好,他都要殺之而後快,再沒有力量可以阻止他了。

“我和雲天、棲之(楊鳳)商量了一下,要想最大程度減少戰亂對冀州造成的損失,避免出現大軍兩線作戰的不利局面,唯一辦法就是一戰解決公孫瓚。即使打不死他,也要把他打的一蹶不振,再無還手之力。”張燕指著地圖上的界橋說道,“我們打算把戰場選在這裏。”

李弘看了一下,擔心地問道:“飛燕兄,這是大賢良師……將士們的士氣會不會受到影響?”

“這個地方,是我們的死地。”張燕激動地說道,“當年,皇甫嵩屢攻廣宗不下,於是以驕兵之計,夜襲大營,率軍突破界橋,殺進了廣宗城。大賢良師被破棺戮屍,頭顱被砍下送到洛陽。五萬黃巾軍將士至死不降,投河而死。”張燕一拳砸到地圖上,“我把戰場擺在這裏,就是告訴將士們,此仗有死無生。過了界橋,就不要再回頭。”

****

二月中,冀州,巨鹿郡,廣宗城。

李弘率三千黑豹義從到達廣宗城。

軍議上,楊鳳詳細解說了界橋之戰的部署。

為了搶在黃巾軍北上渡河之前徹底擊敗公孫瓚,北疆軍打算在二月下發起攻擊。此時黃河尚未開河,田楷和劉備的大軍無法渡河北上回援,正是擊敗公孫瓚的最好時機。

公孫瓚的大軍目前屯兵甘陵城,人數大約在八萬到十萬左右。如果公孫瓚在休戰期間把所有黃巾軍俘虜全部征募入軍,幽州軍的人數至少有十五萬到二十萬。考慮到糧草軍械等原因,楊鳳認為,公孫瓚真正能投入戰場的軍隊人數,最多不超過十萬人,精銳兵力不會超過五萬人。

北疆軍目前有兩萬人屯兵於界橋兩岸,五萬人屯兵於距離廣宗城一百二十裏的巨鹿城,還有兩萬鐵騎正在路上,五天之內將到達癭陶城。九萬大軍將全部投入戰場。

從北疆運來的糧草軍械已經陸續到達邯鄲城,冀州送給北疆軍的糧草輜重已經囤積於廣宗。常山國相田完和中山國相孔宣從流民中征募了三十萬民夫,目前也已經抵達邯鄲和廣宗城一帶。

楊鳳最後看看諸將,大聲說道:“趙雲將軍的鐵騎到達癭陶城後,攻擊開始。”

眾將轟然應喀李弘站起來,說了幾句鼓氣的話,然後說到了青州黃巾軍的問題,“我們的目標是大漢社稷的穩定,而不是河北之地的穩定,所以青州黃巾軍必須要解決。解決的辦法不是殺戮,而是招撫。你們相信我,我一定能做到。”

“你們也許還擔心青州黃巾軍渡河北上後,我們將陷入兩線作戰。”李弘笑道,“我看,我們不止要兩線作戰。如果田楷和劉備率軍北上支援公孫瓚,而袁紹又在背後給我們一下,那我們就要同時應付四個戰場。”

眾將暗自驚凜。

“怕什麽?”李弘突然高聲說道,“北疆軍這幾年打過幾次勝券在握的大戰?沒有,我們至今沒有打過一次勝券在握的大戰,但我們打贏了所有的大戰。”

“沒有我們北疆軍打不贏的仗,沒有我們北疆軍打不贏的敵人。”

眾將為李弘的豪氣所感,無不信心倍增,齊聲歡呼。

****

二月中,冀州,魏郡。

李弘書邀袁紹,到清河岸邊一晤。

袁紹身份很特殊,不可能到廣宗拜見李弘,而李弘也不想自降身份去拜會袁紹,所以李弘就想了這麽個折中的辦法,大家到清河相晤。

袁紹帶著審配、郭圖,一百親衛,早早來到清河相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