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貳卷【亂世豪雄篇】第2章 如臨深淵 第14節(第3/4頁)

郭圖說,我們現在不能阻擋黑山黃巾軍南下的腳步,相反,我們還要幫助他們和青州黃巾軍會合。也正因為如此,我們才抽調兵力去打洛陽。這樣一來,我們未能阻擋黑山黃巾軍南下的罪責就被討董勤王的大義掩蓋了,我們失敗的名正言順,別人想指責我們都沒有借口。

讓黑山黃巾軍和青州黃巾軍會合的目的,就是要黃巾軍北上攻打冀州。

讓黃巾軍攻打冀州有三個目的。

一是逼迫韓馥讓出冀州牧,免除大人強行奪取冀州軍政大權的罪名。黃巾軍北上後,韓馥的兵力不夠,擋不住。他只有兩個辦法,一是向大人求救,二是向幽州劉虞求救。大人此時已經兵退兗州,無暇北上,只有公孫瓚可以南下相助。公孫瓚到了冀州,大人可以許以豐厚的條件,讓他威逼韓馥讓出冀州牧。韓馥面對北疆大軍糧餉斷絕的危機,面對自己即將承擔的討董失敗的罪名,面對公孫瓚的強大武力,面對冀州諸府官吏的指責,面對部下的背叛,面對大人不斷施加的壓力,只有選擇放棄冀州軍政大權。

第二個目的就是誘使公孫瓚南下。黃巾軍不打冀州,公孫瓚就不會南下。公孫瓚南下後,大人把能給他的權力統統給他,反正大人手上有承制詔書,他想怎麽樣就怎麽樣。我們這麽做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激發公孫瓚的驕恣之心,讓他輕視我們,認為我們不堪一擊。然後我們再挑撥他和劉虞、李弘之間的關系,蓄意激怒公孫瓚,讓他產生奪取冀州,稱霸天下之心。只要我們和公孫瓚打起來,再加上黃巾軍的侵襲,冀州就亂了。李弘為了的北疆生存,必定要抽調兵力到冀州平叛。

這就產生了第三個目的,大人趁機占據洛陽。李弘打下洛陽後,長公主和晉陽朝廷遷到洛陽的可能非常大,他們會不斷地催請韓馥和大人進京議事。大人雖然不想提皇統的事,但朝廷不會不提。大人為了安全,當然會以各種借口百般推脫。等到李弘出兵冀州,北疆主力全部趕到河北後,大人就可以去洛陽了,洛陽唾手可得。

大人占據了洛陽,而此時李弘陷在冀州戰場上,無力西顧,只有幹瞪眼的份。北疆失去了洛陽,也就失去了荊州和豫州的錢糧支援。這時,李弘也只有全力猛攻,先拿下冀州再說了。如果冀州被公孫瓚占了,而洛陽又丟了,李弘這頭豹子當真要橫刀自刎以謝北疆了。

當然,李弘如果和公孫瓚握手言和,我們的壓力就非常大,但兩人如果打你死我活,我們就輕松了,可以安安心心地籌劃霸業,振興社稷。

大人拿下了洛陽,主掌權柄,接下來的事就好辦了。長公主和朝廷都在洛陽,大人想幹什麽都名正言順,包括攻打袁術。至於李弘,大人還是盡力安撫,因為將來攻打董卓,我們需要驃騎大將軍的鼎力相助。

這時審配笑道:“諸位大人也許過慮了。驃騎大將軍要稱霸一方,他的第一目標當然是冀州。或許我們這麽做,正合驃騎大將軍的心意。”

袁紹和在坐諸吏互相看看,會心一笑。

“大家都是大漢臣子,做人做事都要合乎禮法,免得落人口實。”辛評拍拍自己的臉頰,微微笑道,“這張臉,還是要的。”

眾人大笑。

****

三月上,冀州魏郡,鄴城。

自從袁紹在河陽大敗後,韓馥就感覺形勢不對了。首先就是府衙內的從事掾屬和各地來往的信件驟然增多。其次就是荀諶到了鄴城,四下拜訪遊說,天天宴請名士諸吏。鄴城到處流傳著冀州牧韓馥即將到朝廷任職三公,袁紹繼任冀州牧的消息。

韓馥很生氣,把荀諶喊到府衙,指桑罵槐地罵了一通,然後把他請出了鄴城。荀諶走了,鄴城的氣氛是緩和了一點,但接著就發生了冀州軍大吏違抗軍令的事。黃河化淩解凍,逐段開河後,流民開始渡河北上。校尉潘鳳、都尉胡屹、張勝無視韓馥的命令,拒不封鎖各處的黃河渡口,任由流民成群結隊地湧入冀州各地。韓馥為此非常惱火,但他不敢過分指責,惟恐激怒了大軍將士。

這天韓馥的一個親信掾屬截獲了一份信,是兗州牧劉岱寫給長史劉恭的,劉岱在信中把韓馥說得極為不堪。說他討董的時候躲在後面,供應的糧餉也不足,將來殺了董卓後,必定要把他殺了。劉岱在書中勸說劉恭,幫助袁紹把韓馥盡快趕走。韓馥看完後大怒,立即命人把劉恭押到了府衙,“子惠,我視你為手足,你怎能背叛我?”

劉恭矢口否認。韓馥把劉岱的書信砸到他臉上,怒罵了他一通,然後要把他斬首示眾。耿武、審配、閔純等府衙從事苦苦哀求。“子惠對大人一直忠心耿耿,大人怎能憑一份真假莫辨的書信就把他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