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貳卷【亂世豪雄篇】第2章 如臨深淵 第14節(第2/4頁)

“李弘會放過大人和袁閥,會饒恕所有拒絕承認當今天子的人嗎?不會,李弘會殺光所有重建皇統的人。”

“袁術會甘心情願臣服於大人嗎?不會。至少目前不會。”

“黃巾軍會放過摧毀社稷,推倒漢室的機會嗎?不會,未來一段時間,黃巾軍將成為我們最主要的對手。”

“既然大人已經走投無路了,那大人還猶豫什麽?此時不建霸業,大人何時才能輔國安邦,振興漢室,中興社稷?”

沮授、審配、許攸等人緊隨田豐之後,紛紛發表了同樣的見解。袁紹顧慮漸去,隨即下定決心,先圖霸業,後興社稷。

要圖霸業,首先要一塊立身存命的根基之地。

董卓現在有關中、關東和西疆。李弘有北疆。袁術據有袁閥的根基之地,荊、豫兩地的所有州郡很快將成為他的囊中之物。袁紹現在只有一個渤海郡。所以袁紹的當務之急是立即拿下冀州,但冀州能不能作為圖謀霸業,振興社稷的根基之地?

詛授、荀諶、陳琳等人認為冀州應該是振興社稷的根基之地。當年光武皇帝憑借河北之地中興了大漢,今天袁紹一樣可以效仿。以冀州之利,北上可以聯幽州的劉虞、北疆的李弘,西進可以擊黑山黃巾,南下可以平定青州黃巾軍。一兩年後,大人不但擁有冀青兗徐四州之地,百萬帶甲之雄師,更有無數英雄豪傑雲集而來。大人的勢力將遍布黃河南北,霸業可成。然後大人挾雷霆之威,先取袁術,後聯李弘,西上共擊董卓,迎天子還都於洛陽。此時天下形勢已變,李弘以一北疆之地,豈能與大人相抗衡?至此大人可以獨攬權柄,號令天下,征伐叛逆,社稷振興指日可待。

此策的前提是袁紹要尊奉當今天子,要聯合李弘。沮授的解釋是,隨著董卓退居關中,實力會越來越強,將來我們要想獨自在關中和西疆擊敗董卓,非常困難。如果我們能得到李弘和北疆鐵騎的幫助,事情要容易得多。相反,如果我們和李弘先打起來,董卓就會得利,穩定社稷的事也變得遙遙無期了。要聯合李弘,就不要提皇統的事。至於天子,因為被董卓挾持已久,威儀盡失,只能退位。我們重振社稷,匡正漢室,不是為了當今天子一個人,李弘在這件事上肯定要讓步。他不會為了誰做天子的事,和朝廷,和整個天下對抗。

田豐、審配、郭圖等人對這個意見提出了反對。沮授這個策略是不錯,但他這個策略是建立在李弘對大漢的絕對忠誠上。穩定社稷需要很多年,誰能保征李弘不會參與天下爭霸?不會圖謀王霸之業?洛陽大亂的前前後後大家都清楚,如果當初董卓不進京,或者進京後放棄權柄,帶著西涼軍回關中,哪裏會有今天的社稷傾覆之禍?

還有,冀州的北面是劉虞,西面是李弘,一個是幽州,一個是北疆,都是窮地方。這幾年因為中原叛亂不止,流民紛紛北上,兩地人口暴增,再加上董卓之禍後朝廷應該給他們賑濟也沒了,所以兩地現在危機重重,隨時都有可能爆發叛亂。在這種情況下,李弘也好,劉虞也好,眼睛都盯著冀州。我們說一定保證北疆和幽州的賑濟錢糧,但他們誰會相信?

田豐說,李弘肯定要拿下冀州,他不會讓冀州控制北疆的生存,而且,他還一定會在我們立足未穩的時候攻打冀州。所以,冀州我們即使拿到手了,也守不住,無法作為根基之地。另外,李弘拿下了冀州,實力會突飛猛進,將來不存在向我們俯首稱臣的可能。他和我們聯手擊敗董卓後,肯定要和我們決戰,這是雙方無法避免的命運。

田豐等人隨後提出以中原為根基的策略。占據中原,控制洛陽、兗州、豫州、荊州大部,然後再把勢力向青州、徐州、揚州等地延伸,這樣我們既能得到充足的錢糧,迅速發展實力,同時又能暫時避開和李弘的沖突,積蓄力量。將來雙方即使打起來了,我們也能保證進退自如,立於不敗之地。

但實現此策有兩個難題,一是要盡快擊敗袁術,把袁術趕走。二是要盡快擊敗董卓,拿下洛陽。

要想擊敗袁術,首先就要占據洛陽,占據豫州,然後和劉表前後夾攻,到時他要是不走,就是死路一條。

要想占據洛陽,就要擊敗董卓。這次李弘策劃的三路夾攻中路取勝之策,正是最好的機會。所以田豐建議袁紹,全力幫助和配合李弘。我們不僅僅出兵出錢出糧,更要聽從朝廷的旨意,暫時不要動韓馥。這個時候我們和韓馥鬧翻了,把韓馥逼得無路可走了,北疆軍勢必要失去錢糧支持。

但袁紹如果出兵去打洛陽,就沒有兵力阻擋黑山黃巾軍南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