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卷【立馬橫槍篇】第12章.日蝕蒼黃 第14節(第3/4頁)

許靖棄官而逃後,董卓隨即奏請天子下了一道詔書,洛陽京官要是再有人敢私自棄官逃離,將禍及宗族家人。此旨一下,洛陽各級官吏掾屬逃亡數量大大減少。再有逃的,也就是象許靖這樣家小不在洛陽的人。

荀爽嘆息道:“文若,國家危難之際,應該義不容辭為國效力,而不應該……”

荀彧不屑地冷笑道:“叔父大人,今日的朝廷是董卓的朝廷,而不是大漢的朝廷,我不願意為董卓這樣血腥殘暴之徒效命。設立古文經博士本來是一件很小的小事,但給這個蠻夫血腥一殺,立刻變成了禍及社稷的大事。這種人,如何能治理國家?他以為他的刀要比我們的筆犀利,以為今文經學的儒士都給他嚇破了膽,這種蠢人,他懂什麽?就算這次驃騎大將軍南下幫他穩定了局面,他也要遺臭萬年。”

“正因為董卓是一介武夫,是一個血腥殘暴之徒,危害到了社稷的存亡,我們才更要留下來。難道只有用武力才能挽救大漢於即倒嗎?”

“武力只會加快我大漢的敗亡。”荀彧搖頭道,“我不願意留下來,也不願意看到生靈塗炭,我只有逃避了。我回家之後,要帶著族人向南遷移,以躲避戰禍。穎川乃四戰之地,必有兵災,我必須要立即趕回去拯救宗族。”

荀爽沉思良久,緩緩點頭道:“也好,家中也確實需要你這樣的人回去拿拿主意,否則會出事的。”

“叔父大人,我要帶著家小一起離開洛陽,請叔父大人多多幫忙。”

荀彧的夫人是中常侍唐衡的女兒。荀彧的父親荀緄是荀閥八龍之一,任濟南國相的時候認識了中常侍唐衡。唐衡為了和荀閥攀上親戚,威脅荀緄,要把自己剛剛出世的女兒嫁給時年兩歲的荀彧,要訂個娃娃親。荀緄忌憚唐衡的權勢,無奈之下只好答應了。他以為自己這下名聲算完了,攀附奸閹可不是什麽光彩的事,而且還害了兒子。讓荀緄沒想到的是,荀彧少時即才華卓絕,何颙看到他,立即贊為“王佐之才”,荀彧因此聞名穎川。人名氣大了,做什麽事都有人說好,何況唐衡死得早,家道中落,這事也就不值一提了。

荀爽為難地說道:“你為什麽就不能等一等?為什麽非要這個時候離京?董卓如今對離京的官僚非常痛恨,說這些人都是叛逆,假如他一氣之下派人於中途……”

“叔父大人,年後,驃騎大將軍就要南下到京,那時戰火連天,恐怕誰都走不掉了。”荀彧皺著眉頭,憂心忡忡地說道,“我聽說大鴻臚韓融大人已經說服了董卓,讓自己的兒子到家鄉任縣令,順便照看宗族家人。代理禦史中丞事的治書禦史司馬防大人也正在拉攏郎中令李儒,希望他能給自己弄一道董卓手令,讓兒子司馬朗火速回家遷移宗族。司馬家在溫縣,正是兩軍交戰之地,宗族留在當地就是死路一條。我們荀家在穎陽(今河南許昌),那裏更是必戰之地,所以此事宜快不宜遲,我要急速回家,不能再耽擱了。”

第二天,荀爽親自找到董卓,直言不諱地說,這仗是肯定要打的,而我感相國大人的厚恩,也不可能離京,但我不能不考慮我在穎陽的宗族家人。我的家人還不知道家鄉即將發生戰禍,所以我馬上要派個子侄回去遷移宗族。

董卓滿口答應。最近太傅袁隗、太尉黃琬和司徒楊彪三人不是和他陽奉陰違,就是消極怠工,楊彪幹脆就不上朝了。諸多大臣不是告病在家就是沮喪著一張苦臉啥事都不幹,國事現在基本上就靠荀爽、陳紀、馬日磾、丁宮等人極力維持著。董卓非常感激他們在這個時候還能以國事為重,所以一般都是有求必應。

董卓說,慈明兄,你侄孫黃門侍郎荀攸要天天給皇帝上課,他是走不掉的,我看就讓你侄子守宮令荀彧回家一趟吧。

荀彧被改遷為亢父令(今山東濟寧市南部),即日離京上任。其實這也就是方便他帶著家人一起離京,去不去上任那是他自己的事了。

荀爽高高興興地走了,而司馬防卻戰戰兢兢地跑到董卓這裏來給自己兒子求情。司馬朗雖然沒有官職,但因為他父親的關系,也不能私自離京。可司馬朗年輕氣盛,偏偏就要大搖大擺地出城回家,結果給抓住了。

司馬朗二十歲左右,身材高大健壯,看上去要比實際年齡大。他十二歲那年考童子郎的時候,監考官還以為他作弊虛報了年齡。董卓看他英武不凡,神情倨傲,不禁想起了自己死去的兒子。董卓對他說,你和我死去的兒子同年,他也象你這樣高大魁梧。司馬朗眼睛望著屋頂,根本不睬他。董卓不以為意,問道,你為何要逃?為何要背叛我?司馬朗說,我如果不立即回家遷移宗族,我族人就要性命不保了。如今天下動蕩,戰火在即,百姓不能安居樂業,四處流竄,大人難道靠嚴刑就能禁止嗎?司馬朗還勸董卓仔細考慮一下這些事情,要替百姓的性命多想想,這樣也許大人就成了象伊尹、周公一樣的顯赫人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