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卷【立馬橫槍篇】第7章.山雨欲來 第11節(第4/4頁)

“如今李弘和盧芳一樣,也是手握重兵,也是坐鎮並州,其權勢之大,在大漢國也是無出其右。然而其出身蠻夷,殘忍狡猾,手下將士大半也是胡人,如果他要像逆賊盧芳一樣,意欲圖謀不軌,擁兵自重,與鮮卑人、匈奴人、羌人聯合反叛,我大漢國如何抵擋?我黃河以北的大片疆土如何保存?我洛陽京師,關東京畿如何保全?”

大臣們頓時就象抓到救命稻草一樣,爭先恐後地出言上奏,好象李弘就象盧芳一樣,已經在並州擁兵造反了。

天子冷笑,問道:“那好,諸位愛卿說說,誰可以擔此重任?”

朝堂上再次啞雀無聲。

最合適的人選當然是皇甫嵩了,但他在眾臣的眼裏,現在是天子的人,不能用。其次就是將作大匠朱俊了,但他受到司徒許相和大將軍何進等人的排擠,最近日子很不好過,已經告病回家了。

並州的形勢誰都知道,外有鮮卑人陳兵雁門關外和匈奴人蓄勢要反,內有張燕和楊鳳的黃巾叛軍,西河郡的蟻賊也在蠢蠢欲動,此時沒有點真本事,誰都不敢去。打敗了,自然要被天子重責,但如果把性命丟在了並州,那就劃不來了。而且,要想到並州統領李弘,不是九卿以上的重臣,誰能鎮得住?九卿以上的重臣,朝廷就這麽幾個,除了車騎將軍何苗還真沒有人。但何苗是什麽貨色誰都知道,而且,誰要是推薦了,必定要得罪皇後和何苗的母親舞陽君,那真是沒事自己找禍事了。

大家面面相覷,搖頭苦笑。

看看高高上座的天子那一臉的不屑,崔烈心灰意冷,站起來退到了一邊。他覺得自己已經為大漢國盡力了,大漢國將來興也好,敗也好,他都無能為力了。看看滿朝文武,幾乎清一色的都是王侯權貴、門閥士族的子弟,他們一個個養的膘肥體壯,油光滿面,然而都是酒囊飯袋。有本事的受排擠,遭打擊,再加上沒錢買官,該走的都走了,沒走的也就掛個議郎等小吏名頭,站在朝堂上混混日子而已。

想想這幾年大漢國在風雨飄零之中掙紮到現在,真正的中流砥柱也就那麽幾個人,但就是這麽幾個人,現在也因為各種權力傾軋的原因,沒剩下幾個了。張溫不在了,劉虞不在了,王瀚也不在了,崔烈心裏一酸,幾乎想哭。如果沒有皇甫嵩,沒有李弘,沒有董卓,沒有郭典,沒有無數的忠烈將士在各個戰場上浴血奮戰,大漢國早就物是人非了。然而如今的朝堂上,上至天子,下至百官,還在為權勢而殊死相殘,根本沒有人顧及到大漢國的將來,也沒有人想到要為大漢國的中興而殫精竭慮。

天子等了很長時間,然後問道:“諸位愛卿,你們想好了嗎?”

“崔愛卿,你不是認為討虜將軍不合適嗎?那你說說,誰合適啊?”

崔烈暗自長嘆。這大漢國是天子的大漢國,這江山社稷是天子的江山社稷,這大漢子民也是天子的子民,是福是禍,隨他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