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卷【立馬橫槍篇】第7章.山雨欲來 第11節(第2/4頁)

天子這一招讓所有的人都感覺到天子不但已經完全控制了李弘,而且還完全控制了洛陽的局面,現在再也沒有什麽力量可以抗衡天子至高無上的權威了。

李弘在三個月之內連番升遷,其已位列上卿,權勢驀然膨脹,如今他掌控黃河以北三個州郡的軍隊,統兵十萬。李弘節制下的三個中郎將,全部開始獨自領軍作戰,現在他的軍隊不但可以北上禦邊還可以南下拱衛京師。

天子竟然在大漢天廷內憂外困,大漢社稷岌岌可危的情況下,甩開外廷的阻撓和北軍的掣肘,反手一擊,牢牢掌控了皇權。如今天子外有李弘和劉虞統領大軍,內有劉焉、劉博、劉廷為九卿,手上還有尚書台的兵事權。其皇權在不知不覺之間驟然猛擴,這讓所有的大臣始料不及,人人皆有大禍臨頭之感。

天子的冷笑現在看起來不但陰森恐怖,而且還略帶血腥了。

朝堂上的氣氛突然變得肅殺而凝重,壓抑得人幾乎喘不過氣來。

皇甫嵩瞪大眼睛望著盧植,既驚駭又氣憤。昨天半夜,天子把盧植叫到了禦書房,然後盧植就沒有回來,直到早上上朝,皇甫嵩才見到他。天子一宣旨,皇甫嵩就料到這都是盧植的主意。他已經開始玩火自焚了,只是不知道這把火最後會燒成什麽結局。

走掉一個宗室重臣,統兵到北疆平叛去了,卻調回來兩個宗室重臣,一個職掌皇宮門衛屯兵,一個主管宮內警衛事務。宗室勢力不但沒有減弱,反而更加強大,而且天子在洛陽,算是無憂無慮萬無一失了。

天子為皇統之事調兵遣將,力圖自保,這本無可厚非,但重用李弘,其後果卻難以預料。以李弘的才智,平定黃巾蟻賊只是時間問題,不足憂慮,但平定蟻賊之後呢?其以行鎮北將軍之職統領大軍,在外無鮮卑之患,內無蟻賊之憂的情況下,要麽從天子意,坐鎮黃河以北,挾重兵以助小皇子繼承大統,要麽擁兵自重,割據一方,為禍大漢社稷。

李弘乃北疆行伍出身,不習經文,靠累累軍功在三年之內躍升為將軍,他的軍功和他的血腥暴戾相輔相成。就這種野蠻無知,桀驁不遜之人,誰能了解他的內心?他當真忠於大漢國忠於陛下嗎?胡人一貫講究勝者為王,有實力就有權勢,這種危險而粗鄙的想法是不是在李弘的心中根深蒂固?李弘就如同他的鮮卑名字,是一頭待人而噬的豹子,不論對大漢國還是對陛下而言,都是一頭嗜血猛獸。對待這種人只能小心防備慎重使用,而不能象這樣毫無約束地把他放在京畿之北予以重用。

李弘如果是一頭溫馴忠心的豹子,則大漢興;如果是一頭狡猾貪婪的豹子,則大漢危。他就如同一把雙刃劍,用好了可以傷害對手,用不好卻能傷害自己。天子為了皇統之爭,已經不顧一切,飲鳩止渴,但盧植怎麽也這樣糊塗,行此險招?難道為了大漢國,為了鏟除奸閹,他也有飲鳩止渴之念?

皇甫嵩知道盧植的心思,他無非想通過加強皇權來逼迫大將軍何進圖謀不軌。大將軍何進在這種風雨欲來的情況下,退,絕對是死路一條,進,尚有一絲生存的希望,所以他為了皇統,為了自己家族的性命,只有奮起一搏。目前削弱皇權最直接的途徑就是鏟除奸閹,以此來換取門閥士族的信任和支持。一旦奸閹除,何進在門閥士族的擁戴下極有可能贏得皇統之爭的勝利。

但這期間的鬥爭非常殘酷,血雨腥風是免不了的,因為老奸巨猾的奸閹們肯定也看出了其中蘊涵的無限殺機,天子利用這一招,把他們牢牢地釘在了自己的船上,任何和皇後有瓜葛的中官們都要想想自己的將來。如今的形勢孰優孰劣,一目了然,中官們為了自己的生存,只有依靠陛下的強橫勢力,再次尋找機會扳倒由自己扶助起來的大將軍。早知今日,中官們無論如何都不會自毀諾言,在中平元年勸諫皇上再封這個大將軍。所謂作繭自縛莫過於此。萬幸的是陛下沒有打算犧牲他們以換取門閥士族的支持,他遷升中常侍張恭的弟弟張顥為宗正,還是想借助自己十分信任和依賴的中官們的幫助。當年中常侍曹節和王甫在萬分危急的時刻扳倒大將軍竇武的事,對陛下而言印象太深刻了。

然而,無論是陛下贏得皇統還是皇後和大將軍贏得皇統,如今的李弘都成了一個決定性的因素。小董侯繼承皇統,天子贏了,大漢國因為內部傾軋不免要元氣大傷。但如果小史侯繼承皇統,皇後和大將軍贏了,李弘勢必要挾十萬大軍一瀉而下,關東京畿之地將生靈塗炭,大漢國再無振興之可能。

大漢國在此搖搖欲墜之時,身為大漢國中流砥柱的大臣們不群策群力再興大漢,反而為了皇統和權勢,將大漢國朝著傾覆的深淵大大地推進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