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卷【立馬橫槍篇】第7章.山雨欲來 第8節(第2/4頁)

“等到了明年春天,我們出雁門到代郡,由叛軍背後開始攻擊,而冀州方面則由河間國進攻涿郡,從正面攻擊,兩路夾擊之下,叛軍立即就會敗北,這才是解決幽州叛軍的最佳辦法。”

李弘看看他們,問道:“你們難道沒有理解皇甫大人的意思嗎?解決幽州叛亂的時間較長,皇甫大人大概擔心陛下不能接受,所以說得含混不清,但他的意圖非常明顯。”

鮮於輔長嘆一聲,再無話說。他雖然心急如焚,但李弘說得句句在理,他也只能接受這個事實。

胡子猶不甘心,他死死盯著李弘,一字一句地問道:“大人,你真的一點辦法都沒有?”

李弘內心一陣激蕩,他再也無法抑止自己的情緒,大聲說道:“有,但並州怎麽辦?冀州怎麽辦?”

他一手砸到地圖上的上谷郡,扯著嗓子叫道:“我可以帶著風雲鐵騎由雁門趕到代郡,由代郡趕到上谷,我可以集結舞葉部落,白鹿部落,白山烏丸諸部的鐵騎直攻薊城,我可以把張純趕到冀州去。但並州怎麽辦?冀州怎麽辦?”

李弘猛地站起來,憤怒地吼道:“你們打算為了幽州,要讓多少無辜百姓死於戰亂?是一百萬還是兩百萬?”

****

“我懷疑將軍大人的腦子壞了。”李瑋擦了擦嘴上的酒漬,笑嘻嘻地說道,“我們已經討論很久了,但所有的這些辦法都需要朝廷的允許,都需要並州刺史部的同意,都需要大司農府的錢財,尤其需要一位手持並州軍政大權的大臣主持,否則,根本無法滿足大人所需。”

他環視帳內眾人一眼,搖頭笑道:“大人異想天開,要獨自解決這大漢國數百年來無法解決的問題,其勇氣可嘉,其魄力驚人,其舉止瘋狂,但我們的確無力做到。”

謝明淡然一笑,說道:“仲淵大人的提議也不是無的放矢,他還是經過了一番深思熟慮的。我覺得並州的條件得天獨厚,完全可以解決流民問題。”

“本朝自文皇帝時期開始實行屯田制。因太原郡以北的數個邊郡是抵禦外族入侵的重鎮,所以軍屯制首在太原郡邊郡實行。幾十萬邊軍士兵在這一帶大量墾荒,形成了大片可耕之地。當時由於移民屯墾和軍屯並重,加上農具改進,廣開溝渠,致使谷物產量猛增,邊郡軍民不但可以自足,太原和上黨等地的糧食還可供應京師,但這百年來,由於胡族頻繁入侵,連年南下擄掠,致使屯墾停止,百姓遷離,土地荒蕪。”

“如果我們上奏陛下,將太行山百萬流民遷入太原和上黨兩郡,重開屯墾,耕種荒地,不但可以安置流民讓他們吃飽穿暖,還可以增加並州的賦稅。另外,並州的邊軍也可以就地解決糧草,這樣朝廷就無須千裏迢迢地往邊郡運輸補給,國庫因此而可以節約大量錢財。同時,邊軍的實力也因為糧草的充實和並州人口的增加而得到加強。邊軍實力增強了,胡人的入侵就會減少,反過來又會保障流民的安全和財產,促進流民們開荒屯田的熱情和信心。”

“招撫黃巾,安置流民,墾地屯田,一可以解決叛亂,二可以防禦胡人入侵,三可以增加國庫賦稅,這對朝廷來說,有百利而無一害,是好事啊。”

“斂之,這招撫、屯田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但問題是,招撫之議陛下是否會同意?”李瑋說道,“並州叛亂不同於西涼叛亂,這兩者有很大的區別。西涼的羌亂屢平屢叛,是朝廷幾十年來的一個頑疾,朝廷在步履維艱的情況下,因為擔心羌人趁亂入侵,丟了西疆,導致關中之地失去屏障,所以才勉強答應了招撫王國和韓遂等一幫叛賊,但這純屬無奈之舉。朝廷對黃巾蟻賊的態度就是殺,毫不留情地殺,自中平元年張角叛亂至今尚沒有招撫的先例,因此……”

李瑋無奈地哼了一聲,繼續說道:“還有一個問題是黃巾軍願不願意受撫。假如黃巾軍誓死不降,就算陛下答應了招撫之議又如何?黃巾軍不降,流民自然不會下山,這禍亂也就無從停止。”

“最後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問題,就是這事由誰來主持。如果將軍大人總督並州軍政,親自操辦招撫和屯田的事,估計雙方之間的信任要多一點,實行起來阻力要小一點,但現實的情況是,陛下會同意將軍大人主持並州軍政嗎?朝中的大臣們會同意嗎?並州刺史部什同意嗎?”

“我大漢國為防止權臣獨霸一方,為禍國家,軍政一貫是分開的。將軍主征伐,事罷即撤。朝廷既不會讓一個將軍主持州郡政事,也不會讓一個州郡刺史或太守統領軍隊。”

“這幾年因為叛亂不止,朝廷為了方便平叛,也曾讓個別太守同時主掌一方軍政,但平叛一旦結束,軍政隨即也就分開。比如皇甫嵩大人曾在冀州任冀州牧。西涼刺史耿鄙曾率軍攻打叛軍,耿鄙死後,將軍大人也曾在涼州總督軍政。但那時西疆各郡幾乎給叛軍全占了,將軍大人也就掛一個虛名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