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卷【立馬橫槍篇】第5章.風雲突變 第22節(第3/4頁)

“我等到京城的聖旨送到高邑,確定天子大概的起行時間之後,馬上就去合肥。合肥王得到這個消息一定很高興,他終於可以登上皇帝的寶座,盡情施展自己的才華,實現自己的抱負了。”襄楷嘆道,“合肥王對黃老之學頗有研究,信奉祖宗清靜無為、與民休息的治國之策,我大漢能不能再次尊奉黃老,罷黜儒家,重現文景時期的繁華盛事,就全指望他了。”

陳逸遲疑了一下,說道:“大師,如果大皇子留在洛陽,他在大將軍的扶持下,可以立即登上皇位,我們……”

“伯彥,你放心,這次我們不但能誅殺奸閹,還能為太傅和竇大將軍洗盡冤曲,你的苦日子快熬到頭了。”襄楷搖搖手,胸有成竹地笑道:“大皇子想和大將軍一起待在洛陽,根本不可能,天子怎麽會放心呢?洛陽的事情,我都已經安排好了,你們不要操心,只管集中精力抓住天子就行了。”

“大師,太行山那邊……”王芬剛想開口說什麽,被襄楷制止了,“太行山的事,等我回來再說。”

這天下午,天子聖旨送到刺史府。天子將在明年春二月回冀州河間國老家祭祖,天子命令王芬做好相關事宜的準備工作。

襄楷當天晚上就離開了高邑,匆匆南下合肥。

王芬隨即上書天子,說流竄在太行山南麓黑山一帶的黃巾軍時常出沒冀州,騷擾郡縣,境內不安全,他希望能夠得到天子的批準,就近在冀州募兵組軍,清剿黑山黃巾,為天子明年回老家掃清障礙。他向天子要兩萬人的郡國兵建制,並說這支軍隊的所有開支都由冀州自己籌措,無需朝廷出錢。

李弘接到天子的手詔之後,更加躊躇,他在去與不去之間猶豫不決,難下決心。

這個時候,軍隊已經整編結束,各部曲的訓練隨即展開。

第三份催促李弘回京的聖旨送到了大營。

天子在聖旨中答應李弘,爭取下個月從冀州,兗州,豫州各地征調糧食草料賑濟西涼。天子也同意了李弘整軍七萬的要求,但他對羌族士卒的將來表示了擔心,他希望李弘盡快結束西涼的平叛,把這些羌族士卒趕回他們的歸屬地。

天子命令李弘接旨後不要耽擱,立即回京,特意允許他可以帶緹騎三十,親衛一百隨行。(緹,是指帛丹黃色。緹騎是高級士卒,雖然沒有秩俸等級,但在軍中拿兩百石的俸祿,相當於屯長。)

各部將領聞訊趕來,幾乎異口同聲不要李弘上京,但佐軍司馬李瑋卻勸他盡快走,如果再延誤推辭下去,可能惹惱天子,反而不好。文醜急了,大罵李瑋居心叵測,圖謀不軌,懷疑他是奸閹同黨。李瑋氣憤不過,拔劍而起,一劍斬斷案幾,縱聲狂呼:“如有異心,當如此幾。”

李弘還是決定再等等。他回信天子,說羌族大軍剛剛招募進軍,需要一段時間的適應和觀察,以防出現意外,他請求天子再延緩他幾天。

朝堂上,太尉張溫向天子稟報最新的邊境戰事。

本月初,北部鮮卑拓跋部兩千多騎兵襲擊了並州,中部鮮卑人和遼西、右北平的烏丸人以小股騎兵襲擊邊境,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天子很氣憤,高聲疾呼道:“哪位大臣願意北上邊塞,擊殺蠻胡?”

大堂上一片寂靜,無人應答。

天子恨恨地罵了幾句,因為距離遠,沒有大臣聽到他在罵什麽。

“陛下,冀州刺史王芬已經連續三天上書,要求募兵剿賊,為陛下回鄉根除隱患。”大將軍何進出列奏道:“馬上要過年了,還請陛下早做決斷。”

天子不高興地說道:“洛陽北軍有五萬人,北軍不去冀州剿賊,卻讓冀州刺史府臨時募兵剿賊,這不是多此一舉嗎?不過,既然他自己掏錢,就由他去吧。準奏。”

司空許相隨即出列,盛贊光祿勛劉虞,衛尉劉廷在肅貪中的出色表現,向天子提議要升兩個人的官。天子考慮到自己過兩個月後就要回鄉,於是遷劉虞為宗正,幫助太常劉焉等人處理回家的具體事情。劉廷河內郡任太守,幫助王芬剿滅黃巾蟻賊。

大將軍何進立即出班上奏,推薦條侯董重為衛尉,尚書丁宮為光祿勛。董重是皇帝的親戚,丁宮是沛國人,在尚書台的時候是皇帝的親信,所以皇上覺得這兩個人選自己都很滿意,於是準奏。

天子回家祭祖的開支,到底是歸大司農還是少府,朝堂上的大臣們再度吵了起來。

大將軍何進回到府上,聽說軍司馬吳匡和將軍府的門下督賊曹何風回來了,急忙召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