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卷【立馬橫槍篇】第5章.風雲突變 第13節(第4/5頁)

李弘連連點頭,心情沉重,贊嘆道:“傅大人之忠烈,世代景仰。”

帳內三人想起傅燮,不勝唏噓。

李弘忽然問道:“李大人,那你知道我大漢為什麽要對西疆采取這種妥協的策略呢?”

李瑋沉吟良久,緩緩說道:“我大漢對西涼采取放棄的策略,是從世祖光武皇帝光復本朝以後開始的。這與高皇帝開創的大漢帝國風格迥異,特別是與孝武皇帝一朝北擊匈奴、開拓西域的雄武氣魄大相徑庭。”

“以國力論,本朝並不遜於前漢,而且,本朝還曾經動用了小軍隊和幾個勇敢的使者,就成功地迫使王莽篡漢時期紛紛背叛大漢而投向匈奴的西域諸國重新歸順。這便是本朝大學者和歷史學家班彪先生的小兒子班超創下的偉業,他年少時就不願意像他的哥哥班固一樣繼承父業,做個文人,於是他扔掉筆,穿上了軍裝。此外,本朝安豐侯竇融之侄、光祿勛、車都尉竇固,其曾孫、外戚大將軍竇憲,都曾於孝明皇帝朝和孝和皇帝朝大破匈奴和西域叛國,取得了輝煌的勝利。”

“從地理上看,這些征服的地區尚在涼州的西北,而且大漢還在這些地域設置了行政機構和衛戍區。再則,居住在涼州的羌人比起匈奴和西域諸國來,其文明進化、部族人口以及武裝力量都落後一大截。老先生在《潛夫論》中說羌人開始叛亂時,‘黨羽未成,人眾未合,兵器未備,或持木枝,或空手相搏,草食散亂,未有都督,甚易破也。’還說:‘虜或持銅鏡以像兵器,或負案板以類盾牌,惶懼擾攘,未能相持。’”

“但是,為什麽我大漢竟然對付不了這等弱小的敵手?為什麽甘心讓羌人擾亂涼州,再次切斷了大漢西部的通道,丟失了班超和竇憲以及無數將士用生命和鮮血築就的浩瀚疆域?為什麽現在就連我西涼的大漢子民也參加了涼州的叛亂?”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推究起來,首先要追溯至世祖光武皇帝的立國姿態。”

“光武皇帝不是關中人,他的家鄉南陽與洛陽靠得很近,他即皇帝位後,進了洛陽。他認為一個好的國家並不一定以拓土開邊為事業,而是達到德治的境地。光武皇帝曾感慨自己的國土不夠遼闊,但是太傅鄧禹告誡他說‘古之興者,在德厚薄,不以大小。’”

“當時有個叫杜篤的人寫了篇《論都賦》呈送給皇帝,說關中是守衛國家的利器,不可以久虛。一些故國老臣也佇立西望,提出遷都長安。光武皇帝不願意遷都,他讓人造謠說洛陽發現了神雀鳳凰等祥瑞,打消了官僚們遷都的念頭。由於光武皇帝相信讖緯學說,這一學說認為天下的帝王興替都按照木、火、土、金、水的五行相生次序,大漢稟承的是火德,火與水相克,因此朝廷下令洛陽的洛字一律寫成‘雒’。直到孝章皇帝朝,還有人想念長安,於是朝廷讓班固寫了篇《兩都賦》,在比較兩座都城時,故意擡高洛陽的形象。大漢的都城留在了洛陽,但是,大漢卻從此失去了關中的好處,以至於人們漸漸忘記了關中,而關中因為得不到關東文化和經濟的潤澤,漸漸衰萎敗落。”

“關中的故都都可以放棄,何況是更加遙遠的涼州呢?”

李弘和趙雲恍然。

李瑋說道:“王老先生認為要徹底解決西涼問題,要想鞏固邊防,鞏固我大漢的內部,首先要解決西涼的人口問題,應該把內地的人口適當地遷移一部分到邊郡。”

“老先生認為,土地就是百姓的根本,不可以一直荒廢,否則就會引起敵人的窺伺。如今大漢邊疆千裏,以涼州為例,每郡有兩縣,只有百多戶居民,而太守府周圍萬裏,無人居住,大量良田被廢棄無人耕種。反觀中原各州郡,田地都設置界限,耕種不能越界,司隸、冀州等人口大郡住了數百萬戶的百姓,很多人無田可種,人多而地少,沒有立足之地。這就是土地與人口分布非常不平衡的問題。周書上說:土地多而人少,沒有出產的,叫做虛土,容易被占據。土地少而人多,人民得不到工作,國家容易衰竭。所以百姓與土地必須相稱。”

“老先生認為,現在西涼全境只有五六十萬人口,實在太少,要征調招募各州郡的精壯士卒,工匠和農民,遷移西涼各郡縣以充實邊境,這麽做,一則可以穩定大漢國,減少邊郡戰禍,二來也是為了中原的安定。舉個例子,好比一家人遇到了賊寇搶掠,必定要讓老弱婦孺呆在中央,而讓強壯的男子護衛在外。住在內地的人耕種積累財富,居住在邊地的人防禦外來的威脅,守望相助,互相扶持,這樣才能共享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