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酒論史篇】 東漢末年軍職制度演變【轉載】(第2/11頁)

初步探究其特點以及與東漢中前期、蜀漢、東吳軍職制度的關系,得出如下結論:

1、曹魏軍職升遷制度從最低級到最高級,等級嚴密而覆蓋全面,非常適應軍隊發展、軍功授予的各種需要(例如軍職的升遷,不一定完全按照其中的等級按部就班,軍功大可能躍遷),從而大大提升了曹魏軍隊的戰鬥力。同時因為曹魏軍職制度的完善和可操作性(文職這點遠不如軍職),從魏晉開始,將軍、校尉等軍職也就逐漸漸虛銜化,從而成為散階制度的嵐觴。

2、曹魏軍職地位相對東漢中前期有了全面提高,例如,許多人曾經以都尉、校尉而領太守(按照漢制,前者為比二千石,後者為二千石);隨著州郡兵的重新設立,太守、刺史等地方文職常加軍職以領州郡兵,但所加軍職,一般須按軍功來加。文職與軍職之間的界限不是很嚴格,同一人常會兩者間相互轉換。這些措施對曹魏軍政統治都極為靈活有利。

3、曹魏的護軍、領軍、都護將軍等軍職,相當於雜號將軍,可以是方面的統帥,也可以是方面的監軍,不少是以宗室、士人出任此職,其具體地位及軍事指揮權隨該人與曹操關系密切而定。從升遷記錄看,曹魏最信任的還是本家人,而不是完全看他們的才能,幸好夏侯家、曹家出的人才確實不少,特別是夏侯淵、曹仁,但有些人升遷太快了,例如曹真、曹休,名實不符。這些弊病都是君主專制制度下必然產生的現象,也是對曹操聲稱“唯才是舉”的一個諷刺。

4、具體軍職設置方面:

都尉、校尉、中郎將、將軍諸職前面應該都加有名號,史書往往省略其名號,如典韋傳未記其校尉名號,但在《三國志·三少帝紀》裏面記載為“武猛校尉”。

還有一個很特別的官職,就是議郎一職,原本是六百石的文職官吏[4],但曹仁、曹純都長期以此職率領騎兵部隊。從職權和地位看,這是個與雜號將軍地位相當的軍職。其中的演變過程不詳,讓人頗有奇兀之感。

5、東漢中前期軍隊的編制主要分為:部、曲、屯。部的主官為校尉,規模小則主官為軍司馬或別部司馬,副手為假校尉、軍假司馬。曲的主官為軍候,副手為軍假候。屯的主官為屯長。而將軍的親兵由門候統領,估計是牙門將的濫觴[5]。最基層的編制,5人為伍,10人為什,主官分別為伍長、什長,從秦到魏,這個沒改變。什到屯之間應該為五十人隊和百人隊。(據《尉繚子》,什以上或者設50人的率,或者是百人的卒,漢承秦制,估計編制改動不大,但名稱會有異。)

建安年間,曹操對軍隊編制改動很大。部、曲、屯作為編制單位不見,除校尉、司馬,軍候、屯長、門候等職也消失。完整編制如何,資料缺乏。只知道基層主官分別為伍長、什長、都伯、百人將[6],比較大的編制單位是軍和營[7]。軍的主官應為將軍,營的主官應為中郎將、校尉、都尉等。

6、蜀漢、東吳軍職制度資料相對較少,但三國之間軍職制度相互影響、相互滲透的作用還是比較明顯。例如,牙門將在蜀漢地位較高,也比較常置,位在校尉與裨將軍、縣長與郡太守之間[8],魏、吳初期少見其職,且地位較低,後期則均升高,主要應是受蜀漢軍職制度的影響[9]。

注釋:

[1]“建武元年,復設諸侯王金璽綟綬,公、侯金印紫綬。九卿、執金吾、河南尹秩皆中二千石,大長秋、將作大匠、度遼諸將軍,郡太守、國傅相皆秩二千石,校尉、中郎將、諸郡都尉、諸國行相、中尉、內史、中護軍、司直秩皆(比)二千石,以上皆銀印青綬。”——《東觀漢記·卷五》

[2] 同上

[3] “中興建武六年,省諸郡都尉,並職太守,無都試之役。省關都尉,唯邊郡往往置都尉及屬國都尉,稍有分縣,治民比郡。”——《後漢書·百官志》

“分汝南二縣,以通為陽安都尉。通妻伯父犯法,朗陵長趙儼收治,致之大辟。是時殺生之柄,決於牧守,通妻子號泣以請其命。”——《三國志·李通傳》

[4]“凡大夫、議郎皆掌顧問應對,無常事,唯詔令所使。”、“議郎,六百石”——《後漢書·百官志》

[5]“其領軍皆有部曲。大將軍營五部,部校尉一人,比二千石;軍司馬一人,比千石。部下有曲,曲有軍候一人,比六百石。曲下有屯,屯長一人,比二百石。其不置校尉部,但軍司馬一人。又有軍假司馬、假候,皆為副貳。其別營領屬為別部司馬,其兵多少各隨時宜。門有門候。其余將軍,置以征伐,無員職,亦有部曲、司馬、軍候以領兵。其職吏部集各一人,總知營事。兵曹掾史主兵事器械。稟假掾史主稟假禁司。又置外刺、刺奸,主罪法。”——《後漢書·百官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