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雜談篇】 起點浪子書友整理的《大漢》大事記(第4/4頁)

大漢國中平三年(公元186年)5月初:距離右扶風郡的郡治槐裏城八十裏的小槐裏,其北面是成國渠,南面是渭水河。李弘將四萬步兵駐紮於此。風雲鐵騎和黑豹義從一萬兩千騎全部駐紮在距離大營十裏的地方待命。太尉張溫帶著二萬大軍在距離風雲鐵騎十裏處紮下大營。叛軍李文侯等亦率軍趕至,大戰一觸即發。

大漢國中平三年(公元186年)5月中:靈河大戰。北宮伯玉、李文侯兵敗而逃。李弘遣顏良率風雲鐵騎一路追殺。北宮伯玉重傷被俘,李文侯被圍於杜陽城。後,李文侯在北宮伯玉勸說下,開城投降。至此,北宮伯玉的五萬人馬已經全軍覆沒。李弘率領全軍趕赴涼州漢陽郡。

大漢國中平三年(公元186年)6月初:桔苑大戰周慎、徐榮領軍與韓遂在桔苑爆發大戰。後,李弘及時率軍趕至,韓遂大敗。至此,西涼叛軍十幾萬人,兩戰解決。

大漢國中平三年(公元186年)6月中:涼州刺史府程球帶著馬騰的一千鐵騎,闖進了鄭信大營,以搜查贓物為由,扣押了左司馬左彥,封存了所有的錢糧。李弘大怒,欲領兵殺向隴縣,未行。後趙雲帶著黑豹義從,偷襲隴縣子秀山大營,救回行軍司馬左彥,擄走程球,並將將涼州府庫洗劫一空。引發李弘西涼血腥肅貪。

大漢國中平三年(公元186年)6月底:李弘令軍司馬顏良領軍進駐長安,殺前任涼州刺史左昌全家一百二十三口。後趙雲兵圍閹人據點青塢,殺一千一百多人。

大漢國中平三年(公元186年)7月初:西涼反貪共抓獲官吏104人,李弘腰斬37其中人,並由官吏延伸到了世家望族。

大漢國中平三年(公元186年)7月中:李弘領兵八千,攻占前涼州刺史孟佗的塢堡,抓獲孟佗全家。

大漢國中平三年(公元186年)7月底:李弘前後連續兩次遇襲。

大漢國中平三年(公元186年)8月:李弘接聖旨,領黑豹義從及四千風雲鐵騎趕赴金城,招撫殘余叛軍。在允吾城面見韓遂、邊章後,再次遇襲。韓、邊受招。後龐德受邊章之托,陪同張頜至略陽,得西涼官吏貪汙證據。

大漢國中平三年(公元186年)9月:李弘起一萬騎兵,在關中抓捕327人。

大漢國中平三年(公元186年)10月初:韓、邊再反,兵過黃河攻打隴西。後馬騰、武都亦反,殺涼州刺史耿鄙。隴西全境丟失。

大漢國中平三年(公元186年)10月中:韓遂、北宮伯玉、李文侯、王國、武都、馬騰、六月驚雷、狂風沙等會師,計十三萬五千大軍,以北宮伯玉為帥。後叛軍兵圍漢陽郡翼城。翼城太守傅燮率華雄、皇甫錚死守。

大漢國中平三年(公元186年)10月底:翼城大戰。韓遂三萬攻西門;六月驚雷三萬攻東門;北宮伯玉四萬與王國兩萬以及武都一萬五,共萬五攻打南門。邊章被李文侯、北宮伯玉毒殺,後兩人被韓遂所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