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 日暮西山 第四章 混戰

申時行在的時候,大家都說朝廷很亂,等申時行走了,大家才知道,什麽叫亂。

首輔走了,王錫爵不在,按順序,應該是許國當首輔。可這位兄弟相當機靈,一看形勢不對,寫了封辭職信就跑了。

只剩王家屏了。

萬歷不喜歡王家屏,王家屏也知道皇帝不喜歡他,所以幾乎在申時行走人的同時,他就提出辭職。

然而萬歷沒有批,還把王家屏提為首輔。原因很簡單,這麽個爛攤子,現在內閣就這麽個人,好歹就是他了。

內閣總算有個人了,但一個還不夠,得再找幾個。搭個班子,才好唱戲。說起來還是申時行夠意思,早就料到有這一天,所以在臨走時,他向萬歷推薦了兩個人:一個是時任吏部左侍郎趙志臯,另一個是原任禮部右侍郎張位。

這個人事安排十分有趣,因為這兩個人興趣不同,性格不同,出身不同,總而言之,就沒一點共同語言,但事後證明,就是這麽個安排,居然撐了七八年,申先生的領導水平可見一斑。

班子定下來了,萬歷的安寧日子也到了頭。因為歸根結底,大臣們鬧騰,還是因為冊立太子的事情,申先生不過是幫皇帝擋了子彈,現在申先生走了,皇帝陛下只能赤膊上陣。

萬歷二十年(1592)正月,真正的總攻開始了。

禮部給事中李獻可首先發難,上書要求皇帝早日批準長子出閣讀書,而且這位兄台十分機靈,半字不提冊立的事,全篇卻都在催這事,半點把柄都不留,搞得皇帝陛下十分狼狽,一氣之下,借口都不找了:

“冊立已有旨意,這廝偏又來煩擾……好生可惡,降級調外任用!”

其實說起來,李獻可不是什麽大人物,這個處罰也不算太重。可萬歷萬沒想到,就這麽個小人物,這麽點小事兒,他竟然沒能辦得了。

因為他的聖旨剛下發,就被王家屏給退了回來。

作為朝廷首輔,如果認為皇帝的旨意有問題,可以退回去,拒不執行,這種權力,叫做封還。

封還就封還吧,不辦就不辦吧,更可氣的是,王首輔還振振有詞:

這事我沒錯,是皇帝陛下錯了!因為李獻可沒說冊立的事,他只是說應該出閣讀書,你應該采納他的意見,即使不能采納,也不應該罰他,所以這事我不會辦。

真是要造反了,剛剛提了首輔,這白眼狼就下狠手。萬歷恨不得拿頭撞墻,氣急敗壞之下,他放了王家屏的假,讓他回家休養去了。

萬歷的“幸福”生活從此拉開序幕。

幾天後,禮部給事中鐘羽正上疏,支持李獻可,經典語言如下:

“李獻可的奏疏,我是贊成的,請你把我一同降職吧(請與同謫)。”

萬歷滿足了他的要求。

又幾天後,禮部給事中舒弘緒上疏,發言如下:

“言官是可以處罰的,出閣讀書是不能不辦的。”

發配南京。

再幾天後,戶部給事中孟養浩上疏,支持李獻可、鐘羽正等人。相對而言,他的奏疏更有水平,雖然官很小(七品),志氣卻大,總結了皇帝大人的種種錯誤,總計五條,還說了一句相當經典的話:

“皇帝陛下,您坐視皇長子失學,有辱宗社祖先!”

萬歷氣瘋了,當即下令,把善於總結的孟養浩同志革職處理,並拉到午門,打了一百杖。

暴風雨就是這樣誕生的。

別人也就罷了,可惜孟先生偏偏是言官,幹的是本職工作,平白被打實在有點冤。

於是大家都憤怒了。

請注意,這個大家是有數的,具體人員及最終處理結果如下所列:

內閣大學士趙志臯上疏,被訓斥。

吏科右給事中陳尚象上疏,被革職為民。

禦史鄒德泳,戶科都給事中丁懋遜、兵科都給事中張棟、刑科都給事中吳之佳、工科都給事中楊其休,禮科左給事中葉初春,聯名上疏抗議。萬歷大怒,將此六人降職發配。

萬歷終於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如果加上最初上疏的李獻可,那麽在短短的幾天之內,他就免掉了十二位當朝官員。這一偉大記錄,就連後來的急性子崇禎皇帝也沒打破。

事辦到這份上,皇帝瘋了,大臣也瘋了。官服烏紗就跟白送的一樣,鋪天蓋地到處亂扔,大不了就當老子這幾十年書白讀了。拼個你死我活只為一句話:可以丟官,不能丟人!

在這一光輝思想的指導下,禮部員外郎董嗣成、禦史賈名儒、禦史陳禹謨再次上疏,支持李獻可。萬歷即刻反擊,董嗣成免職,賈名儒發配,陳禹謨罰工資。

事情鬧到這裏,到底卷進來多少人,我也有點亂。但若以為就此打住,那實在是低估了明代官員的戰鬥力。

幾天後,禮部尚書李長春也上疏了。對這位高級官員,萬歷也沒客氣,狠狠地罵了他一頓,誰知沒多久,吏部尚書蔡國珍、侍郎楊時喬又上疏抗議,然而這一次,萬歷沒有做出任何反應——實在罵不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