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部 大坂風雲 八 鐘銘風波(第5/5頁)

“先生也品出來了?”在板倉勝重的再三催問下,光悅竟忽然扭過臉。他的眼角也紅了,“清韓長老……唉,清韓長老也和在下一樣,從心底裏希望太平。”還沒說完,他忍不住擦起淚來。他似未把此言理解為清韓的逢迎,僅是感慨清韓不知不覺把願望滲透到銘文中了。他的話哽在喉嚨裏,面容扭曲,無語良久,方道:“清韓長老……怕是這樣吧。”

“是啊……清韓居然詛咒太平世道的脊梁,可憎!可憎!真是個可恨的惡僧!”直次恨道。

“說的是啊。”光悅含混應道。

“可是,大禦所大人……不,不明就裏的人,或許還認為清韓長老是個大忠臣呢。哼!”

“是啊。”

“幸好防患於未燃啊。不過,文字的效果立刻就顯現出來了。”

“是。”

“總之,長老已成為俎上魚肉。不過……”

“怎樣?”

“長老乃是侍奉佛祖的僧侶,還請莫傷及性命。”直次道。

這倒是勝重未想到的,“是,怎生說他也是一介僧侶。”

“另有一件,鐘銘很有可能會成為向後世訴說此事的重要證物,故請妥善處理,休要將其損毀。”光悅忽道。

此言簡直令人意外之極,勝重不禁瞪圓了眼睛,望著直次。直次探身道:“本阿彌先生,你說把那口鐘好生保存,留給後世?”

勝重也接著詰責道:“以我之見,詛咒德川的梵鐘,最好立刻熔毀。”

本阿彌光悅則一面擦著茶碗,一面道:“將鐘熔毀,大禦所大人和清韓長老就愈是悲哀了。不,右大臣也是如此。”

“可悲?”

“是。此次的事情是由愚人引發,故,若連那鐘都要毀掉,此事就只能在愚人口中流傳了。”

“那倒也是。”勝重道。

“可是,若把此鐘留下來,到了後世,說不定就會有人用心聽出這悲哀的亂世遺物之聲。”

“可是,”直次道,“它也極有可能成為誤解大禦所的依據……還是應……”

光悅使勁搖了搖頭,“《法華經》不也在某個時日不如其他經文為人重視嗎?可不知從何時起,它便大放異彩,受人矚目。憑小聰明行事,只是對愚者的袒護。讓鐘和鐘銘就那般留存下去,任後人撞擊,任後人去聆聽,昭昭之心,天日可鑒!”

直次和勝重面面相覷——光悅的看法竟與二人完全不同。

“先生的想法真是罕見。可是,一旦以鐘銘為由生起烽煙,大禦所的一世英名……”

“不會因此而被玷汙!”光悅竟變成了斥責的語氣,“此事怎能玷汙大禦所的一生?如此敬畏神佛、施行仁政、熱愛太平的大禦所,怎會因為這樣一事……到時,那鐘才會發出巨大的鳴聲。”

“說的是。”

“此乃阻止亂世重現之鐘,不,是將殘留於世人心中的亂世遺風一掃而光的鐘,是警世之鐘!它警告世人,愚蠢的執著將帶來無比悲哀的戰亂!人最可悲的是何物?是愚蠢!再也無比愚蠢更可悲的東西了。”

“嗯。”

二人抱著胳膊,不約而同沉思起來。光悅的思慮的確超凡脫俗。可是,事實果真如他所言嗎?那鐘何時才會真的鳴響?再過一百年、二百年,此鐘將會如何?

板倉勝重把視線投到庭院中的水池。忽然,他似覺立在池畔的一塊石頭仿佛在微笑。那塊石頭乃是信長公當年為足利義昭築建二條城府邸時,從天下收集來的名石之一。當時之人已不在世,唯那石依然以同樣的姿態靜靜佇立……